[实用新型]一种LED显示模组和LED显示屏有效
| 申请号: | 202222782519.2 | 申请日: | 2022-10-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5478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8 |
| 发明(设计)人: | 孙天鹏;张金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洲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9F9/33 | 分类号: | G09F9/33;H05K1/18;H05K1/02;H01L25/16 |
| 代理公司: | 深圳协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58 | 代理人: | 伍永森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ed 显示 模组 显示屏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LED显示模组和LED显示屏,属于显示屏技术领域。LED显示模组包括PCB板,PCB的上表面装配有通过焊盘固定的LED发光芯片,PCB板的上表面覆盖有第一胶层,第一胶层上设有第一油墨层,第一油墨层上设有第二胶层,第二胶层上设有第二油墨层,第一油墨层和第二油墨层覆盖在除LED发光芯片之外的区域,第一胶层覆盖焊盘并与LED发光芯片的下端面平齐,第一油墨层的上端面与LED发光芯片的上端面平齐。通过两层油墨层即第一油墨层和第二油墨层的设置,有效提高LED显示模组的对比度,第一油墨层的上端面与LED发光芯片的上端面平齐,防止相邻LED发光芯片之间的串光并使PCB板墨色呈一致性,解决LED显示模组的LED发光芯片之间的颜色差异,并实现角度一致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屏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LED显示模组和LED显示屏。
背景技术
随着LED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LED显示屏的显示效果得到快速的提升,不论是像素间距、还是显示效果都有了巨大的进步。而随着5G时代的来临,物联网、人工智能的推广,作为交互的重要信息显示窗口,LED显示屏以其无缝拼接、大屏幕显示的技术优势,将进一步得到广泛的应用。在户内小间距领域,LED显示正向着更高清、更完美的画质体现发展。目前在LED户内小间距显示已经开始原来的P1.0以上间距产品,发展到P1.0以下间距产品,显示清晰度得到了质的飞跃。而P1.0以下间距产品,主要以Mini-LED显示技术为主。目前在该领域中技术分为表面贴装技术SMD产品,和以PCB集成封装的Mini-LED COB显示产品为主。
Mini-LED COB显示屏是指芯片采用倒装LED芯片,芯片尺寸在芯片两个边均小于300微米的尺度,采用PCB基板做为集成封装个显示载板的显示产品。随着间距的缩小,Mini-LED COB显示产品在可靠性、制造成本、显示效果方面均具备更好的优势,成为现阶段行业最火爆的技术。
因PCB基板本身墨色差异和焊盘开窗焊接后焊盘呈现锡白色,导致显示模组最终出现墨色一致性差,同时对比度大幅下降。为了解决该问题,现在行业中采用在芯片底部和PCB板涂敷一定厚度油墨的方式来解决该问题,该方虽然能够很好的解决PCB墨色一致性问题,但是由于黑色涂料本身的液体张力问题,在芯片侧壁形成不同高度的爬升,最终导致显示模组发光角度一致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LED显示模组和LED显示屏,既能保障墨色的一致性和高对比度效果,同时改善视角的一致性和拼缝亮彩线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LED显示模组,包括PCB板,所述PCB的上表面装配有通过焊盘固定的LED发光芯片,所述PCB板的上表面覆盖有第一胶层,所述第一胶层上设有第一油墨层,所述第一油墨层上设有第二胶层,所述第二胶层上设有第二油墨层,所述第一油墨层和所述第二油墨层覆盖在除所述LED发光芯片之外的区域,所述第一胶层覆盖所述焊盘并与所述LED发光芯片的下端面平齐,所述第一油墨层的上端面与所述LED发光芯片的上端面平齐。
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所述第二油墨层的覆盖范围中心位置与所述第一油墨层的覆盖范围中心位置垂直对齐,所述第二油墨层的覆盖范围小于所述第一油墨层的覆盖范围。
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所述第二油墨层的位于相邻所述LED发光芯片之间部分的边缘与所述第一油墨层的位于相邻所述LED发光芯片之间部分的边缘的连线和垂直方向的夹角处于大于或等于30°且小于或等于90°范围内。
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所述第一油墨层和/或所述第二油墨层为用环氧油墨或丙烯酸油墨形成的油墨层;和/或,所述第一油墨层和/或所述第二油墨层为用OD值大于1的油墨形成的油墨层。
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所述第二油墨层上设有第三胶层。
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所述第三胶层上设有第三油墨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洲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洲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78251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体速凝剂储存容器
- 下一篇:一种便于安装的载体稳固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