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堵和适用多方向排污的蹲便器排污管有效
申请号: | 202222777055.6 | 申请日: | 2022-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83463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0 |
发明(设计)人: | 宋浩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浩宇 |
主分类号: | E03D11/13 | 分类号: | E03D11/13;E03D11/16;E03D1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棘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40 | 代理人: | 顾川江 |
地址: | 515600 广东省潮***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 多方 排污 蹲便器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防堵和适用多方向排污的蹲便器排污管,包括蹲便器、排污弯管和排污弯头,所述蹲便器安装在排污弯管上方,所述排污弯管分为排污弯管上体和排污弯管下体,所述排污弯管上体上设置有出污口和进污口限位圈,所述出污口末端套接有排污弯头,所述排污弯头为L型;所述排污弯管下体上设置有下体密封底,所述下体密封底上分别安装有排污管下体内凸边和排污管下体外凸边。防堵塞、灵活适应各种方面排污,不易变形、排污功能稳定,报废率低,安装方便,灵活性高;适用于不同安装环境,轻松实现不同排污方向对接,比如向前方位横排、向左、向右方位横排,向左后方、向右后方横排,向下地排多个不同方位,都可轻松实现。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蹲便器领域,尤其是一种防堵和适用多方向排污的蹲便器排污管。
背景技术
蹲便器是指使用时以人体取蹲式为特点的便器。蹲便器分为无遮挡和有遮挡;蹲便器结构有返水弯和无返水弯。存水弯的工作原理,就是利用一个横S型弯管,造成一个“水封”,防止下水道的臭气倒流。
瓷弯管制作难度较大,泥胚成型时,生产的排污管内径常有偏差,影响排污功能,泥胚未干时容易变形,造成对接不严,导致漏水,甚至因为弯管口变形不圆,对接不上蹲便器排污口而无法安装,运输成本高且容易破损,且另外陶瓷弯管一般为单向单一横排污口,当不同户型不同安装环境需要用到不同排污方位时,陶瓷弯管无法灵活适用。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防堵和适用多方向排污的蹲便器排污管。
发明内容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防堵和适用多方向排污的蹲便器排污管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瓷弯管制作难度较大,泥胚成型时,生产的排污管内径常有偏差,影响排污功能,泥胚未干时容易变形,造成对接不严,导致漏水,甚至因为弯管口变形不圆,对接不上蹲便器排污口而无法安装,运输成本高且容易破损,且另外陶瓷弯管一般为单向单一横排污口,当不同户型不同安装环境需要用到不同排污方位时,陶瓷弯管无法灵活适用的问题。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防堵和适用多方向排污的蹲便器排污管,包括蹲便器、排污弯管和排污弯头,所述蹲便器安装在排污弯管上方,所述排污弯管分为排污弯管上体和排污弯管下体,所述排污弯管上体上设置有出污口和进污口限位圈,所述出污口末端套接有排污弯头,所述排污弯头为L型;所述排污弯管下体上设置有下体密封底,所述下体密封底上分别安装有排污管下体内凸边和排污管下体外凸边。
进一步地,所述排污管下体内凸边和排污管下体外凸边之间设置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内部嵌入有上体框架框边。
进一步地,所述进污口限位圈位于进污口横展限位边的外部,所述进污口限位圈内部设置有进污口,所述进污口限位圈与进污口横展限位边形成L角,所述L角上安装有密封黏胶圈。
进一步地,所述排污弯管内部设置有隔水水道,隔水水道中间设置有排污分隔处,所述排污分隔处将隔水水道分为入污导污区和出污导污区。
进一步地,所述出污口和排污分隔处的高度差与隔水水道之间形成防臭隔水区,所述出污口内腔底部设置有存水位限位。
进一步地,所述排污弯头靠近出污口的一端直径大于出污口,所述出污口位于进污口限位圈右侧。
通过本申请上述实施例,采用了蹲便器、排污弯管和排污弯头,解决了瓷弯管制作难度较大,容易变形,造成对接不严,导致漏水,安装不便,运输成本高且容易破损,且另外陶瓷弯管一般为单向单一横排污口,陶瓷弯管无法灵活适用的问题,取得了弯管不易变形,对接和密封效果好,不易漏水,便于安装和运输,弯管可实现不同排污方向的堆积,适用性较高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浩宇,未经宋浩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7770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