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烫隔热电炒锅有效
| 申请号: | 202222768700.8 | 申请日: | 2022-10-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3556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4 |
| 发明(设计)人: | 曾小伟;苏志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艾燊电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6/06;A47J36/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振安创业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5 | 代理人: | 姜林 |
| 地址: | 528306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杏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隔热 电炒锅 | ||
一种防烫隔热电炒锅,包括锅体及锅盖,锅体的一侧安装有握把,锅盖的另外一侧安装有连接耳,连接耳外套装有隔热套;所述的锅体的锅沿呈正多边形设置,相对应地,锅盖的外缘设置成与该锅沿配合的正多边形,所述的锅盖下端面设置有限位圈,限位圈位于锅体内,限制锅盖与锅体之间的相对位移行程,使得锅盖覆盖在锅沿的上端面。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2、锅盖的八个边与锅体之间形成八个排气槽,能够使得锅内的蒸汽快速排出;3、特殊的连接耳的中部镂空形成散热区设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炒锅,具体是一种防烫隔热电炒锅。
背景技术
现有中国专利号CN201720569396.0的中国专利《一种锅具》,包括锅身和锅盖,锅身的锅沿内圈设有由下而上向外扩大的起级台阶,锅盖的外缘与起级台阶上侧的锅身内壁之间存在第一间隙,锅盖的下侧设有与起级台阶贴合的密封面,密封面连接有与起级台阶下侧的锅身内壁配合的环形密封边,环形密封边与锅身内壁之间存在第二间隙。这种锅具在锅身与锅盖之间形成内外两侧双重水封的密封结构,保证锅具能兼具良好的密封微压性能和防溅水性能,从而减少蒸汽的外泄,避免食物营养的流失,但是这种锅具在焖煮时候沸水也会从锅盖与锅身的缝隙中溅出,因此需要设计出一种在焖锅状态下不会产生沸水溅出的锅具来满足用户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把手隔热效果好,能够有效避免沸水溢出的一种防烫隔热电炒锅。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用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防烫隔热电炒锅,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锅体及锅盖,锅体的一侧安装有握把,锅盖的另外一侧安装有连接耳,连接耳外套装有隔热套;所述的锅体的锅沿呈正多边形设置,相对应地,锅盖的外缘设置成与该锅沿配合的正多边形,所述的锅盖下端面设置有限位圈,限位圈位于锅体内,限制锅盖与锅体之间的相对位移行程,使得锅盖覆盖在锅沿的上端面。
所述的连接耳通过底座固定在锅体上,连接耳的中部镂空形成散热区,散热区贯穿连接的前端面设置。
所述的连接耳由塑胶材质注塑成型而成,其底座上设置有安装孔,固定螺丝穿过该安装孔与锅体螺接固定。
所述的隔热套整体套装覆盖在连接耳表面,其本体由塑胶材质注塑成型。
所述的隔热套的底部设置有螺接孔,固定螺丝穿过该螺接孔与连接耳螺接固定。
所述的锅沿呈正八边形设置,相对应地,锅盖的外缘同样设置成正八边形。
所述的锅盖的下端面还设置有若干凝水台,凝水台突出锅盖的下端面设置。
所述凝水台呈星形凸起状设置。
所述的限位圈的内壁设置有若干加强筋,加强筋呈竖向设置,并与锅盖本体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提高市场竞争力;2、八角形的锅盖在于八角形的锅体错位摆放时,能在锅盖的八个边与锅体之间形成八个排气槽,能够使得锅内的蒸汽快速排出,避免沸水向外溅出,造成用户伤害;3、特殊的连接耳的中部镂空形成散热区设计,可减少连接耳与隔热套之间的接触面积,延缓热量向隔热套上传递,降低隔热套温度,避免用户被其烫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锅盖与锅体处于对齐盖合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锅盖与锅体处于错位盖合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图2的A部结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锅盖与锅体装配图。
图5、6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耳与隔热套装配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锅盖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艾燊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艾燊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7687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储料装置和组装设备
- 下一篇:一种用于3D打印的冷却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