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絮凝机组有效
申请号: | 202222750519.4 | 申请日: | 2022-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89318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林宗海;沈焱斌;金坡;沈云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市聚合环保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463 | 分类号: | C02F1/463;B01D21/02 |
代理公司: | 浙江嘉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515 | 代理人: | 黄江 |
地址: | 314050 浙江省嘉兴市南***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絮凝 机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絮凝机组,包括:反应部,具有: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内设置有电极板组件,所述电极板组件与外部电源相连通,所述外壳体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出水口;及进水体,设置在外壳体内且位于外壳体的底部,所述进水体用以将污水输送至外壳体内;沉淀部,具有:主壳体,所述主壳体内设置有斜板组,所述主壳体上设置有排水口;接水壳体,相连通的设置在主壳体一侧,所述接水壳体与外壳体的出水口相连通;排泥壳体,相连通的设置在主壳体的一侧且与接水壳体相对设置。本实用新型的反应部采用絮凝反应空间与排水空间分隔的形式,保证絮凝效果,提高排水效率,提高污水处理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絮凝机组。
背景技术
电絮凝作为废水处理的一种有效手段,很早就得到应用,其主要通过电解反应器在外加电压的作用下,利用可溶解性的阳极,产生大量的阳离子(Fe、Al等)利用生产的金属氧化物对废水进行凝聚沉淀,这个过程往往伴随着气浮,在阴极有氢离子被还原,故称为电凝聚上浮法,电解生成的铁离子或铝离子能与氢氧根结合起到凝聚作用,同时在阴极发生还原反应,逸出的氢气形成极小的气泡,将废水中的凝聚物带浮上电解槽的液体表面。
在电解槽中完成絮凝反应的水体需要通过后续的沉淀池进行固液分离,对于小型的电絮凝机组,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提高污水处理效果,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避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高效率的电絮凝机组。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絮凝机组,包括:
反应部,具有:
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内设置有电极板组件,所述电极板组件与外部电源相连通,所述外壳体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出水口;及
进水体,设置在外壳体内且位于外壳体的底部,所述进水体用以将污水输送至外壳体内;
沉淀部,具有:
主壳体,所述主壳体内设置有斜板组,所述主壳体上设置有排水口;
接水壳体,相连通的设置在主壳体一侧,所述接水壳体与外壳体的出水口相连通;
排泥壳体,相连通的设置在主壳体的一侧且与接水壳体相对设置。
在数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壳体包括:
主壳,所述主壳内具有容纳空间且所述主壳的顶部具有开口;
副壳,两个所述副壳设置在主壳顶部的相对两侧,所述副壳内具有储水空间,所述副壳一侧连通设置有出水口。
在数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接水壳体一侧的顶部设置有至少两个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与出水口的位置相对应。
在数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接水壳体内设置有隔水板与引水管,所述隔水板位于进水口的下方,所述引水管一端穿入隔水板,所述引水管另一端向下延伸并穿入主壳体。
在数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斜板组包括安装框体与设置在安装框体之间的多个斜板体,所述斜板体位于引水管出口的上方位置。
在数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排泥壳体底部设置有一排泥管体,所述排泥管体延伸至主壳体的内部且位于斜板组的下方位置。
在数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隔水板将接水壳体的内部空间进行分割,且所述隔水板与接水壳体之间为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反应部采用絮凝反应空间与排水空间分隔的形式,保证絮凝效果,同时采用双排水结构,提高排水效率;沉淀部与反应部相配合,配合水量的进入,进行有效的沉淀处理,提高污水处理效果。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市聚合环保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嘉兴市聚合环保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7505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UPVC管道的快速切割夹具
- 下一篇:一种橡胶密封条的分切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