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烟弹结构及电子雾化发生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222749208.6 | 申请日: | 2022-10-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9216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 发明(设计)人: | 陈家太;周胜文;张辉纳;彭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赛尔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4F40/40 | 分类号: | A24F40/40;A24F40/42;A24F40/48;A24F40/46 |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邓志灵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松岗街道潭头社区松***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构 电子 雾化 发生器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烟弹结构,包括烟管、储油元件、雾化管、加热元件、导油元件和外包元件,烟管内具有空腔;储油元件填充于空腔,并与烟管的内壁贴合;储油元件中设有第一装配孔,雾化管插设于第一装配孔中;储油元件设有第一切口,第一切口贯通第一装配孔与储油元件的外壁;加热元件设置在雾化管内;导油元件夹在第一切口中,并与加热元件连接;外包元件设置在储油元件和雾化管之间。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子雾化发生器,包括上述弹弹结构。本申请中,储油元件里边空气通过通气孔被抽吸从而拉动储油元件中的烟油往导油元件传输,增加了导油效果,能够确保导油元件为加热元件实时供油,从而解决了加热元件因供油不足导致的干烧出现糊味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蒸气雾化烟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烟弹结构及电子雾化发生器。
背景技术
电子雾化发生器作为香烟的替代品,因其具有使用安全、方便、健康、环保等优点,而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和青睐。
目前市面上大口数可充电电子雾化发生器具均包括烟弹,烟弹通常包括储油元件、雾化管、加热元件和导油元件;雾化管插设于储油元件中;加热元件设置在雾化管内;雾化管设有卡槽,导油元件卡接在卡槽中,使得导油元件一部分位于雾化管中,与加热元件连接;另一部分伸出雾化管,与储油元件连接,加热元件用于将导油元件中吸取的烟油加热雾化产生烟雾。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烟弹存在储油元件和导油元件连接过于太紧或太松的现象;导油元件夹持太紧,会造成导油通道堵塞,导致储油元件中的烟油无法顺畅的流入到导油元件中,从而导致导油元件被加热元件烧糊;导油元件夹持太松,则可能导致导油速度过慢,或者烟油无法从储油元件导入到导油元件中,同样也会出现导油元件烧糊的现象,严重地影响了用户的体验感。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烟弹结构及电子雾化发生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因烟弹导油不畅,出现烧糊现象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烟弹结构,包括烟管、储油元件、雾化管、加热元件、导油元件和外包元件,所述烟管内具有空腔;所述储油元件填充于所述空腔,并与所述烟管的内壁贴合;所述储油元件为多孔弹性结构,所述储油元件能够吸取烟油,并对烟油进行存储;所述雾化管插设于所述储油元件中;所述加热元件设置在所述雾化管内;所述导油元件设置在所述储油元件中,并与所述加热元件连接;所述外包元件设置在所述储油元件和所述雾化管之间,并与所述导油元件连接;
其中,所述储油元件中设有第一装配孔,所述雾化管插设于所述第一装配孔中;所述储油元件设有第一切口,所述第一切口贯通所述第一装配孔与所述储油元件的外壁,所述导油元件夹在所述第一切口中。
可选地,所述储油元件为储油棉,所述储油元件不具有所述第一切口一侧的外壁与所述烟管的内壁零间隙配合。
可选地,所述储油元件具有所述第一切口一侧的外壁与所述烟管的内壁间隙配合;当所述导油元件夹在所述储油元件中间时,所述储油元件的外壁紧贴所述烟管的内壁。
可选地,所述导油元件包括第一导油部以及与所述第一导油部连接的第二导油部;所述雾化管的一端设有卡槽和进油孔,所述第一导油部和所述第二导油部的连接处卡接于所述卡槽;所述第一导油部夹持在所述第一切口中,所述第二导油部位于所述雾化管内;所述进油孔连通于所述第二导油部和所述外包元件;所述第二导油部中设有连接孔,所述加热元件设置在所述连接孔中。
可选地,所述外包元件设有第二装配孔和第二切口;所述第二切口贯通所述第二装配孔与所述外包元件的外壁,所述雾化管插设于所述第二装配孔中;所述导油元件夹在所述第二切口中。
可选地,所述烟弹结构还包括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连接于所述烟管的一端;所述第二密封件连接于所述烟管的另一端;所述储油元件位于所述第一密封件和所述第二密封件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赛尔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赛尔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7492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餐厨垃圾臭气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机器人柔性化打磨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