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隧道内的减震式防撞墙有效
申请号: | 202222741877.9 | 申请日: | 2022-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81510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7 |
发明(设计)人: | 何文卓;杜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千巧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7/103 | 分类号: | E21F17/103;F16F15/06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173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减震 撞墙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隧道内的减震式防撞墙,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车辆与隧道内墙面发生碰撞时,车辆内驾驶员等人员的伤亡比较严重的技术问题。该减震式防撞墙,包括:缓冲区间,设于隧道内的两侧墙体内;缓冲部,设于缓冲区间内,隧道内两侧的缓冲区间内均设有若干的缓冲部;其中,缓冲部包括顶部挡板、底部挡板和弹性部件,顶部挡板的顶端铰接于缓冲区间上,底部挡板的底部铰接于路面上,顶部挡板的板面与底部挡板的板面处于同一竖直面上,且与路面垂直,顶部挡板与底部挡板相邻的一端接触,弹性部件设于顶部挡板与底部挡板的连接处。该减震式防撞墙,具有降低隧道内墙体硬度,降低车辆与其发生碰撞时,车辆的受损程度,从而减小伤亡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隧道墙体,具体地涉及一种隧道内的减震式防撞墙。
背景技术
高速公路专供汽车分向行驶、分车道行驶,全部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设计速度每小时80至120千米。山区的高速公路在过山时,通常会在山体上开设隧道。
由于隧道内的空间相对狭小,且光线相对昏暗,因此,隧道内的事故相比外部道路上的事故多。隧道内发生事故时,车辆容易碰撞到隧道内的墙体上。
现有技术中的隧道墙体为混凝土的浇筑面,具有较高的硬度,当车辆与墙面发生碰撞时,车身结构会受到较强的冲击,从而造成车辆内驾驶员等人员的伤亡也比较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车辆与隧道内墙面发生碰撞时,车辆内驾驶员等人员的伤亡比较严重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隧道内的减震式防撞墙,具有降低隧道内墙体硬度,降低车辆与其发生碰撞时,车辆的受损程度,从而减小伤亡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隧道内的减震式防撞墙,包括:
缓冲区间,设于隧道内的两侧墙体内;
缓冲部,设于所述缓冲区间内,所述隧道内两侧的缓冲区间内均设有若干的所述缓冲部;
其中,所述缓冲部包括顶部挡板、底部挡板和弹性部件,所述顶部挡板的顶端铰接于所述缓冲区间上,所述底部挡板的底部铰接于路面上,所述顶部挡板的板面与所述底部挡板的板面处于同一竖直面上,且与路面垂直,所述顶部挡板与所述底部挡板相邻的一端接触,所述弹性部件设于所述顶部挡板与所述底部挡板的连接处。
可选地,隧道同一侧壁的相邻顶部挡板之间设有一张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两端与其两端的所述顶部挡板铰接;
同理,相邻的两张所述底部挡板之间也设有一张所述连接板。
可选地,所述弹性部件包括:
支撑板,位于所述缓冲区间内,且设于所述顶部挡板和所述底部挡板的连接处,所述支撑板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顶部挡板和所述底部挡板上;
弹簧,一端固定设于所述支撑板上,另一端固定设于所述缓冲区间的内部,所述弹簧水平设置。
可选地,所述弹性部件还包括:
导向杆,具有两根,其中一根所述导向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顶部挡板上,另一根所述导向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底部挡板上;
其中,所述支撑板的两端分别具有两个滑孔,两根所述导向杆穿过两个所述滑孔。
可选地,所述顶部挡板和所述底部挡板连接所述导向杆的位置具有一个内凹的连接部,该连接部的截面为梯形,所述导向杆的此端为弧形。
可选地,所述顶部挡板与所述底部挡板靠近的一端均为四分之一的圆弧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千巧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千巧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7418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布袋除尘器的卸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挂膜式排水沟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