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222737058.7 | 申请日: | 2022-10-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5855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7 |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详;张政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仪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9F9/30 | 分类号: | G09F9/30;G02B7/20;G02B6/00;H05K1/02;H05K7/18;H05K7/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李喜娟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背光 模组 显示装置 | ||
本实用新型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背光模组包含外框单元、设置于外框单元内的导光板、发光单元、将发光单元固定于导光板上的多个固定胶及多个抵靠结构。发光单元包括软性电路板及间隔设置于软性电路板上的多个发光件。通过抵靠结构使软性电路板在特定位置产生形变,而能调整发光件相对于导光板的位置,使发光件可以对准导光板的入光面,由此避免光线由导光板的出光面靠近发光件的位置漏出,减少亮线的产生,提高整体匀亮度。
本申请要求享有于2022年8月22日提交的申请号为202222203288.5、实用新型名称为“背光模组及显示器”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在此通过引用将其全部内容结合于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学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能提高整体匀亮度的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的背光模组包含光源、框架以及导光板。光源包括电路板以及设置在电路板上的发光二极管。导光板设置在发光二极管旁,且导光板的入光面贴合发光二极管的出光面或是只存在一个很小的间隙,借此可有效利用发光二极管的光线。
在某些型态的背光模组中,进行组装时会利用胶带将导光板固定于电路板上,由于胶带具有一定的厚度,使导光板无法服贴于电路板上,导致发光二极管的出光面无法完全对合于导光板的入光面的中心轴,由此引起导光板的出光面靠近发光二极管处有漏光的风险,容易出现亮带或亮度不均的问题,影响背光模组的光学品味。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避免漏光问题的背光模组。
背光模组包含外框单元、设置于外框单元内且具有入光侧的导光板、发光单元、将发光单元固定于导光板上的多个固定胶及多个抵靠结构。发光单元包括软性电路板及间隔设置于软性电路板上的多个发光件。软性电路板具有第一表面及相反于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发光件设置于第一表面并朝向导光板的入光侧散发光线。多个固定胶间隔设置,每一发光件对应于两个相邻的固定胶之间。抵靠结构对应发光件的位置设置,并经由软性电路板的第二表面抵靠于软性电路板,以使软性电路板于抵靠结构的位置产生形变。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手段,在于抵靠结构为形成于软性电路板的第二表面的凸出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手段,在于外框单元包括背框,背框具有用以承载导光板的承载段,软性电路板的第二表面贴抵于承载段,抵靠结构受到承载段的顶抵而推抵软性电路板。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手段,在于外框单元包括背框,背框具有用以承载导光板的承载段、连接于承载段的连接段及连接于连接段且与承载段同向延伸的延伸段,承载段、连接段及延伸段共同围绕出容置空间,发光单元及导光板限位于容置空间内,软性电路板的第二表面贴抵于延伸段,抵靠结构受到延伸段的顶抵而推抵软性电路板。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手段,在于外框单元包括背框及设置于背框上的上框,背框与上框共同围绕出容置空间,发光单元及导光板限位于容置空间内,软性电路板的第二表面贴抵于上框,抵靠结构受到上框的顶抵而推抵软性电路板。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手段,在于抵靠结构为形成于外框单元上的凸出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手段,在于外框单元包括背框,背框具有用以承载导光板的承载段,软性电路板的第二表面贴抵于承载段,抵靠结构形成于承载段上而抵靠软性电路板。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手段,在于外框单元包括背框,背框具有用以承载导光板的承载段、连接于承载段的连接段及连接于连接段且与承载段同向延伸的延伸段,承载段、连接段及延伸段共同围绕出容置空间,发光单元及导光板限位于容置空间内,软性电路板的第二表面贴抵于延伸段,抵靠结构形成于延伸段上而抵靠软性电路板。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手段,在于外框单元包括背框及设置于背框上的上框,背框与上框共同围绕出容置空间,发光单元及导光板限位于容置空间内,软性电路板的第二表面贴抵于上框,抵靠结构形成于上框上而推抵软性电路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仪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瑞仪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73705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与人体自动贴合的头戴虚拟设备
- 下一篇:一种龙门焊接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