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喉部电子听诊器拾音器有效
申请号: | 202222735989.3 | 申请日: | 2022-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90003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赵欣欣;徐秋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深圳) |
主分类号: | A61B7/04 | 分类号: | A61B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喉部 电子 听诊器 拾音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听诊器领域,公开了一种喉部电子听诊器拾音器,包括外壳、口部、底部、麦克风、电池、信号传输装置,所述拾音器口部设置有双凹帽状吸盘,所述双凹帽状吸盘由橡胶或硅胶制成,通过压强差原理将拾音器附着在患者侧颈部,用于实时监听非插管全身麻醉患者呼吸以及呼吸道情况,可及时发现呼吸道不良事件以及判断呼吸道干预的效果,比如喉痉挛、喉水肿、哮喘、上呼吸道梗阻、分泌物增多、胃内容物反流、误吸等。通过对喉部进行实时听诊,及时发现安全隐患,促进医疗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电子听诊器拾音器。
背景技术
听诊器自1817年开始用于临床,主要用于听取目标组织器官的微小声音,通过局部的声音特征判断局部组织的活动状态,指导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是临床工作中必不可少的诊疗工具。
随着医学的进步,听诊器的形态、功能一直在被改进,比如儿童专用听诊器、心脏专用听诊器、肺部专用听诊器等,拾音原理也从传输机械振动发展到传输电子声音。当患者因需行无痛胃肠镜、无痛人流、宫腔镜检查等需要进行非插管全身麻醉时,患者常常会因为麻醉药的作用发生呼吸抑制以及上呼吸道梗阻,对于梗阻明显但未完全梗阻的患者,可不借助听诊器即能闻及明显的打鼾声,但是完全梗阻或者呼吸停止的患者,不会有明显的征象。患者在行无痛胃镜时,常常会因为胃镜对喉部的刺激、喉部分泌物增多、胃内容物反流等因素导致发生喉痉挛、喉水肿、支气管痉挛、呼吸道梗阻、分泌物或胃内容物误吸入气道等呼吸道不良事件,如果没有持续的听诊或者非常仔细的观察,这些征象通常都不能及时被发现,而是以患者血氧饱和度下降为最初的表现,然而,血氧饱和度的检测对于呼吸情况的判断有着明显地滞后性,也就是说,当医务人员发现血氧饱和度下降时,表明患者的通气功能障碍已经发生并持续了一段时间,并且当下处于缺氧状态,同时,滞后的问题发现使得对患者的抢救变得复杂,使得宝贵的抢救时间被浪费。
静脉麻醉所引起的呼吸道不良事件多发生在喉部,对肺部的监听不及对喉部的监听更清晰,其次对于这类小手术或者无痛检查的患者,因衣物未脱,不方便放置胸部的听诊器。再者,虽然听诊器技术在不断地发展,但大多数医务人员始终传统地认为肺部、心脏的听诊才是听诊器的主要功能,没有医生注意或重视到对喉部的听诊,尤其是持续的监听。
现有听诊器口部均由平面组成,而颈部轮廓呈圆弧状,平面听诊器不易于放置在颈部,并且长时间放置于颈部,可对患者颈部血管造成一定的压迫。
所以,就需要一种可以实时监测患者喉部声音、易于放置、不会压迫颈部血管的喉部电子听诊器拾音器,解决现有听诊器不方便放置、会压迫颈部血管以及不适于喉部听诊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喉部电子听诊器拾音器,用以解决现有听诊器拾音器不方便放置、会压迫颈部血管以及不适于喉部听诊的缺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喉部电子听诊器拾音器,包括外壳、口部、底部、麦克风、电源、信号传输装置,所述拾音器口部设置有双凹帽状吸盘,所述双凹帽状吸盘用于将拾音器固定在患者的侧颈部,使用时,所述拾音器放置在患者身体部位,用于拾取患者局部组织器官因相对的运动所产生的声音,尤其是放置在患者侧颈部,用于拾取患者喉部的声音,以监测患者呼吸以及呼吸道的情况。所述拾音器底部上方设置有麦克风、电池、信号传输装置,所述麦克风用于将拾音腔内的声音信号转化为电信号,所述拾音器口部与底部之间设置有防尘纱,麦克风、电池、信号传输装置等设置在防尘纱与底部之间,防尘纱与口部之间的空间为拾音腔,所述防尘纱为透声材料,不会阻碍拾音腔的声音信号传导至麦克风,所述电池用于给拾音器系统供电,信号传输装置用于将麦克风的电信号传输至扬声器系统,所述扬声器系统包括信号转换装置、扬声器,所述外壳与所述双凹帽状吸盘为隔音材料,或通过增加厚度来增强外壳与双凹帽状吸盘的隔音效果,以阻碍拾音器外部声波传导至拾音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深圳),未经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深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73598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教学装置
- 下一篇:一种土壤湿度检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