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密性检测密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2734425.8 | 申请日: | 2022-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85826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7 |
发明(设计)人: | 颜艺;尹潇;颜文森;陈斌;潘力溧;黄林波;杨浩;黄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招商局检测车辆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5/11 | 分类号: | F16L55/11;G01M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张肖 |
地址: | 40005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密性 检测 密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检测设备辅助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密性检测密封装置;其包括堵头A和堵头B;堵头A的圆周侧壁上设置有多级台阶A,所有的台阶A均环绕堵头A的周向设置;堵头B的圆周侧壁上设置有多级台阶B,所有的台阶B均环绕堵头B的周向设置,堵头B上设置有贯穿孔。该气密性检测密封装置中的堵头A上设置有多级环形的台阶A,堵头B上设置有多级环形的台阶B,使得堵头A和堵头B能够适配各种管径不同的测试样品,利用堵头A和堵头B对测试样品的端口进行封堵密封,节约了大量的加工堵头的时间和成本,且气密性检测设备的气管可以由堵头B中的贯穿孔快速的接入测试样品进行气密性测试,从而有效的提高气密性检测的试验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检测设备辅助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密性检测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大部分新能源汽车中的电机电控冷却水道的气密性测试都没有专用的密封装置,检测人员往往根据电机电控冷却水道端口的内径临时加工合适的密封堵头,但是,在每次试验时都需单独加工堵头,导致试验的进度和效率降低,且不利于企业的降本增效。
此外,气密性检测设备的管径与测试样品的管径往往不同,现行的做法是通过多次转接的方式使气密性检测设备和测试样品相连,而多次转接的方式使得测试过程中的气密性得不到保证,容易导致测试结果受到影响。因此,发明一种能够适配不同管径及不同样品的密封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密性检测密封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电机电控冷却水道的气密性测试没有专用的密封装置,在每次气密性检测时都需单独加工堵头,导致试验的进度和效率降低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具体实现:
一种气密性检测密封装置,包括堵头A和堵头B;
所述堵头A为圆柱状结构,所述堵头A的圆周侧壁上设置有多级台阶A,所有的所述台阶A均环绕所述堵头A的周向设置,且多级所述台阶A的直径由所述堵头A的固定端向所述堵头A的插接端依次递减;
所述堵头B为圆柱状结构,所述堵头B的圆周侧壁上设置有多级台阶B,所有的所述台阶B均环绕所述堵头B的周向设置,且多级所述台阶B的直径由所述堵头B的固定端向所述堵头B的插接端依次递减,所述堵头B上设置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堵头B的固定端以及所述堵头B的插接端。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在上述结构中作进一步的优化,所述堵头B的固定端设置有快速接头,所述快速接头的出气端与所述贯穿孔连通。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在上述结构中作进一步的优化,所述快速接头为圆形管状结构,所述快速接头的外侧壁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靠近所述快速接头的出气端设置,所述贯穿孔靠近所述堵头B的固定端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所述快速接头通过所述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的配合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堵头B上。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在上述结构中作进一步的优化,所述快速接头的外侧壁设置有至少一对平行设置的咬合面,所述快速接头的轴线与所述咬合面平行。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在上述结构中作进一步的优化,所有的所述台阶A上均设置有密封凸条A,所述密封凸条A环绕所述台阶A的圆周侧壁设置。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在上述结构中作进一步的优化,所有的所述台阶B上均设置有密封凸条B,所述密封凸条B环绕所述台阶B的圆周侧壁设置。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在上述结构中作进一步的优化,所述密封凸条A和所述密封凸条B的截面形状均为圆弧形。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在上述结构中作进一步的优化,所述堵头A和所述堵头B均由不锈钢材料或者橡胶材料制成。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招商局检测车辆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招商局检测车辆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7344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