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晶棒翻转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2222723389.5 | 申请日: | 2022-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85575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3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冯琰;王艺澄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美科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包头美科硅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D5/00 | 分类号: | B28D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周琪 |
地址: | 212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翻转 工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晶棒翻转工装,包括底座(1),其上固定一对竖直的立杆(2),两个立杆(2)之间设有一个翻转框架(3),翻转框架(3)的两侧通过旋转轴(4)与立杆(2)铰接,立杆(2)内设有旋转电机(5),旋转电机(5)的输出端与旋转轴(4)相连;立杆(2)上还设有旋转按钮(6),旋转按钮(6)通过电线与旋转电机(5)相连;翻转框架(3)内设有两对吸盘(7),每对吸盘(7)相对设置在翻转框架(3)内壁的两侧,且每个吸盘(7)均通过伸缩机构(8)与翻转框架(3)相连。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自动对晶棒进行翻转,提高了翻转效率,同时有效避免晶棒翻转时的碰撞,降低人工翻棒的劳动强度,保证胶层的粘接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单晶硅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晶棒翻转工装。
背景技术
在粘接晶棒后,晶棒在上、工件板在下,但是当其安装到切片机上时,需要工件板在上、晶棒在下,因此就需要对晶棒进行翻转。目前,现有的翻转采用人工翻转方式,但是在人工翻转晶棒的过程中,完全依靠工人翻转,劳动量较大,同时晶棒很容易发生侧翻碰撞,存在安全风险,也会影响到胶层的粘接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晶棒翻转费时费力、晶棒易侧翻碰撞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晶棒翻转工装,可以自动对晶棒进行翻转,提高了翻转效率,同时有效避免晶棒翻转时的碰撞,降低人工翻棒的劳动强度,保证胶层的粘接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晶棒翻转工装,包括底座,底座上固定一对竖直的立杆,两个立杆之间设有一个翻转框架,翻转框架的两侧通过旋转轴与立杆铰接,立杆内设有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输出端与旋转轴相连,以用于带动翻转框架在立杆之间翻转;
立杆上还设有旋转按钮,旋转按钮通过电线与旋转电机相连,以用于控制电机的启闭;
翻转框架内设有两对吸盘,每对吸盘相对设置在翻转框架内壁的两侧,且每个吸盘均通过伸缩机构与翻转框架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吸盘为气缸盘。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为水平设置的矩形框架,立杆与底座相互垂直,且立杆的高度大于翻转框架高度的一半,以用于保证翻转框架翻转时不接触地面。
进一步地,所述翻转框架为矩形框架,翻转框架的水平轴线与旋转轴的轴线相互重合。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机构的轴线与翻转框架的水平轴线相互垂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通过运棒车、吊棒机构和翻棒装置的相互配合,运棒车将粘好的晶棒输送至指定位置,由吊棒机构的吊装吸盘吸取晶棒至翻棒装置的翻转框架内,翻转框架内的伸缩机构带动吸盘朝晶棒两侧挤压吸附,将晶棒吸附固定在翻转框架内,启动旋转电机,翻转框架翻转180°,完成晶棒的翻转,再由吊棒机构吸附至运棒车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实现了晶棒的自动翻转,避免了晶棒翻转时的碰撞,保证了胶层的粘接效果,降低了人工翻棒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晶棒翻转工装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运棒车与吊棒机构的配合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吊棒机构和晶棒翻转工装的配合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晶棒翻转工装翻转前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晶棒翻转工装翻转后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晶棒翻转后与吊棒机构配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美科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包头美科硅能源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美科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包头美科硅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72338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速公路收费站自助缴费辅助工具
- 下一篇:一种补焊小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