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脱除乙烯焦油中磁性物质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222719670.1 | 申请日: | 2022-10-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3599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4 |
| 发明(设计)人: | 丁书兵;孙东方;陈相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高端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3C1/02 | 分类号: | B03C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海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6007 | 代理人: | 郝彦东 |
| 地址: | 274000 山东省菏***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脱除 乙烯 焦油 磁性 物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脱除乙烯焦油中磁性物质的装置,包括多个脱磁罐,竖直设置的脱磁罐可使待脱磁的乙烯焦油在自身重力作用下由上至下在流动过程中脱磁,无需额外施加压力,降低装置能耗,脱磁罐的内部沿竖直方向均匀设置有脱磁网,网状的脱磁结构磁密度更相对较大,乙烯焦油经过首层脱磁网时,进行首次脱磁,脱磁同时增加乙烯焦油在罐体内的扰动,以便在经第二层脱磁网时,乙烯焦油脱磁效果更加充分,经后续层次的脱磁网后,乙烯焦油内的磁性物质可达到痕量,停工状态的脱磁罐作为备用脱磁罐,以备轮换使用,本装置具有更好的脱磁效果,且可轮换使用,实现乙烯焦油的连续脱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乙烯脱磁装置技术领域,具体领域为一种脱除乙烯焦油中磁性物质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生产高软化点包覆沥青时,乙烯焦油中残留磁性物质超标会导致产品存在质量问题,使用未脱脱磁性物质的包覆沥青对储能设备负极进行包覆时,这些磁性杂质会影响储能设备的自放电,严重时会造成短路。因此,对乙烯焦油进行脱脱磁性物质处理,可提高产品质量。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2121995968公开了一种用于清除乙烯焦油中磁性物质的脱磁箱,其箱体内部设有至少一块磁板和若干根磁棒,所述磁板所在的平面与箱体的内壁贴合或者平行,所述磁板和磁棒形成脱磁区域,能够对乙烯焦油中磁性物质进行清除。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2121995969公开了一种用于清除乙烯焦油油罐及管道中残留磁性物质的装置,其设有脱磁机构和换热机构,在除去磁性物质的同时,可以防止乙烯焦油温度过低而凝固,提高脱磁效率,改善脱磁效果。
上述两个技术方案均采用了磁板和磁棒构成脱磁区域,磁板和磁棒构成脱磁区域磁密度较低,导致整体脱磁效果不理想,且在使用过程中,对磁板或磁棒清洗时,需停工,无法做到连续化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脱除乙烯焦油中磁性物质的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脱除乙烯焦油中磁性物质的装置,包括多个脱磁罐,多个所述脱磁罐均为竖直设置,竖直设置的脱磁罐可使待脱磁的乙烯焦油在自身重力作用下由上至下在流动过程中脱磁,无需额外施加压力,降低装置能耗,所述脱磁罐的内部沿竖直方向均匀设置有脱磁网,多个所述脱磁罐之间可以轮换使用,以保证乙烯焦油脱磁的连续性,停用的脱磁罐可以在停用期间进行清洗,网状的脱磁结构磁密度更相对较大,乙烯焦油经过首层脱磁网时,进行首次脱磁,脱磁同时增加乙烯焦油在罐体内的扰动,以便在经第二层脱磁网时,乙烯焦油脱磁效果更加充分,经后续层次的脱磁网后,乙烯焦油内的磁性物质可达到痕量,多层脱磁网的设置在较大程度上提升乙烯焦油的脱磁效果,所述脱磁罐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连接有分进料管和分出料管,所述分进料管均与总进料管相连接,所述分出料管均与总出料管相连接,所述分进料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根据需要选择打开及关闭所述第一阀门,使相应的脱磁罐处于使用或停工状态,停工状态的脱磁罐作为备用脱磁罐,以备轮换使用,乙烯焦油从所述总进料管进入所述分进料管,经脱磁罐脱磁后,由所述分出料管及所述总出料管排出。
优选的,所述脱磁罐的设置个数至少为2,常态下,两个所述第一阀门呈其中一个开启,另一个关闭的状态,以保持其中一个所述脱磁罐正常工作,另一个所述脱磁罐作为备用,当正常工作的脱磁罐需要清洗时,可开启备用脱磁罐使用同时关闭工作的脱磁罐,轮换使用以保证乙烯焦油脱磁连续性。
优选的,位于同一所述脱磁罐内的所述脱磁网的设置个数为3,三个所述脱磁网在所述脱磁罐内竖直方向等距设置,乙烯焦油经过第一层脱磁网时,进行首次脱磁,脱磁同时增加乙烯焦油在罐体内的扰动,以便在经第二层脱磁网时,乙烯焦油脱磁效果更加充分,经第三层脱磁网后,乙烯焦油内的磁性物质可达到痕量。
优选的,所述脱磁网是由强磁棒构成的网状结构,网状结构磁密度相对较大,具有更好的脱磁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高端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高端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7196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异形陶瓷板复合耐火衬里结构
- 下一篇:一种快速热熔式注塑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