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子挂锁有效
申请号: | 202222706680.1 | 申请日: | 2022-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87159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李军;霍家杰;熊笑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基信锁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67/22 | 分类号: | E05B67/22;E05B67/18;E05B67/02;E05B47/00;E05B49/00;G07C9/00 |
代理公司: | 中山尚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08 | 代理人: | 夏士军 |
地址: | 5284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 挂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挂锁,包括锁体、锁梁、钢球,锁梁开设有凹陷,还包括位于锁体内的转动柱和驱动机构,转动柱设置有凸出部分和凹槽部分;驱动机构的输出轴周向固定连接有转动件,转动件内设置有弹簧和弹珠,转动件上开设有开口,转动柱内开设有容纳腔,容纳腔的内壁上开设有传动槽,在弹簧的作用下弹珠部分露出在开口外并卡入至传动槽内使得驱动机构通过弹珠带动转动柱转动,有效保护锁梁、钢球、转动柱、驱动机构以及转动件等零件,避免零件受到冲击、挤压,造成零件的变形、损毁,同时也避免驱动机构的输出轴停转造成驱动机构短路,进而造成驱动机构以及控制电路板的损坏,保证挂锁长时间的正常运转,提高防盗性能,减少维修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具领域,特别是一种电子挂锁。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智能门锁领域通常采用密码或者指纹的方式进行解锁,当输入正确的密码或指纹时,驱动机构就会解锁结构,从而开锁。
为此,公开号为CN212478858U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挂锁,包括锁体、U形的锁梁、钢球,该锁梁开设有与该钢球对应的配合凹陷,该挂锁还包括位于该锁体内的转动柱、驱动机构,该转动柱具有用于将该钢球限制在该配合凹陷内的凸出部分和用于为该钢球提供脱离该配合凹陷空间的缺口部分;该转动柱下端具有朝向该驱动机构延伸的摆臂,该驱动机构用于和该摆臂配合带动该转动柱从该凸出部分朝向该钢球的锁定位置转动到该缺口部分朝向该钢球的解锁位置,以允许该钢球与该配合凹陷完全分离;该转动柱和该锁体之间设有用于将所述转动轴处于锁定位置的弹性保持部。本实用新型的挂锁中,通过控制转动柱的凸出部分或缺口部分朝向钢球,实现挂锁的锁定或解锁,挂锁的结构简单,结构紧凑。
上述的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上述挂锁依靠转动柱、摆臂以及弹性保持部进行联动开锁,转动柱与摆臂连接固定,在锁芯不断转动时,转动柱也随着锁芯的转动而不断转动,进而对转动柱、摆臂、钢球、锁梁等不断的冲击、挤压,造成零件的变形、损毁,导致挂锁失效,防盗性能差,严重危害我们的人身财产安全,不能满足防盗的要求。
因此现有技术并不能满足我们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盗性能好的电子挂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子挂锁,包括锁体、锁梁、钢球,所述锁梁开设有与锁紧时供所述钢球卡入的凹陷,还包括位于所述锁体内的转动柱和驱动机构,所述转动柱设置有用于将所述钢球限制在所述凹陷内的凸出部分和用于为所述钢球脱离所述凹陷的凹槽部分;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轴周向固定连接有转动件,所述转动件内设置有弹簧和弹珠,所述转动件上开设有供所述弹珠露出的开口,所述转动柱内开设有容纳所述转动件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内壁上开设有若干个供所述弹珠卡入的传动槽,在所述弹簧的作用下所述弹珠部分露出在所述开口外并卡入至传动槽内使得所述驱动机构通过所述弹珠带动所述转动柱转动。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进一步限定为:所述输出轴呈十字型结构,所述转动件设置有供所述输出轴插入的插槽。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进一步限定为:所述锁体包括壳体和盖合在是壳体上的盖体,所述壳体内开设有容纳所述钢球、转动柱和驱动机构的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还设置有电池盒,所述电池盒内安装有电池,所述电池盒内设置有供所述电池装入的电池腔。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进一步限定为:所述电池盒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微动开关,所述锁梁设置有长端部和短端部,当挂锁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长端部抵在所述微动开关上。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进一步限定为:所述安装腔内还设置有强磁体,所述强磁体设置在所述短端部端面的下方。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进一步限定为:所述壳体上开设有装配后与所述电池腔向对准的电池开口,所述电池开口上活动设置有电池盒盖,所述电池盒盖上设置有密封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基信锁芯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基信锁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7066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输电线路智能巡检机器人装置
- 下一篇:一种笔记本加工用收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