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装配式光伏光热一体化外墙有效
| 申请号: | 202222699517.7 | 申请日: | 2022-10-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8618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4 |
| 发明(设计)人: | 彭寿;骈超;李一哲;马立云;官敏;吕宏炜;余德超;盖琳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B2/00 | 分类号: | E04B2/00;E04B1/61;H02S20/26;F24D13/02;F24S25/61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林志豪 |
| 地址: | 200030 上海市普***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式 光热 一体化 外墙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装配式光伏光热一体化外墙,包括:基板组件,基板组件上具有至少一个空腔,空腔的前侧开放,基板组件位于空腔的两侧具有一个插槽;至少一个光伏板组件,光伏板组件的两侧与两插槽滑动配合,且光伏板组件的底部抵于空腔的底部;至少一个集热组件,集热组件包括:集热板和挂板,集热板设于空腔内,集热板用于收集空腔内的热量,挂板设于集热板的上端,挂板的两侧分别与两插槽滑动配合,且与光伏板组件的顶部限位配合;导热管,导热管贯穿基板组件和空腔,导热管至少部分与集热板接触。本实用新型节约材料成本,集热组件既可以收集光伏板组件工作产生的热量加以利用,又有助于光伏板的散热,提高光伏板的发电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建筑外墙板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光伏光热一体化外墙。
背景技术
作为一种与建筑集成的新能源应用技术,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常规的BIPV技术一般针对于既有建筑进行后期加装,但是在现有的屋顶或者立面墙上安装光伏组件,需要提前安装组件支撑结构即支架。这种安装方式需要额外的支架材料成本,安装难度大周期长,安装费用较高,而且会破环原有建筑的防水层和保温层,对墙体造成一些不可逆的伤害。另一种BIPV技术是将光伏组件替代建筑材料,作为建筑的一部分,即用光伏组件来做建筑的屋顶、外墙和窗户,虽然集成度、一体化程度高,但是对光伏组件的保温隔热、防水、安全、防火都有较高的要求,因此设计难度大、成本高。
近年来,光伏光热一体化(PV/T)组件集成于建筑中形成光伏光热建筑一体化(BIPV/T)技术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这种技术充分发挥太阳能光伏光热综合利用技术,提高太阳能综合利用效率,但是目前大多存在于研究阶段,距离实际应用还有一段距离。
对于光伏外墙板,目前已有的专利技术大体分为两类,第一类是通过预埋连接构件将墙体与光伏组件固定,如CN113958022A、CN208965820U,第二类是将预制混凝土墙体预留凹槽,将光伏组件内嵌入墙体中,如CN208088559U、CN209057145U、CN215253657U、CN211114264U。前者光伏板自身重力通过预埋连接件传递至墙体,因此对于连接件的强度、刚度以及安装方式均提出较高的要求,连接件的材料成本以及安装成本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其推广应用。后者墙体预留凹槽,光伏组件重力直接传递至墙体凹槽形成的平台上,省去了安装支架的成本,且安全性更高,但是一个凹槽内竖向只能安装一块光伏组件,倘若竖向安装多块组件,需竖向开设多个凹槽,且凹槽与凹槽之间应留有足够宽度来承担光伏板的重力,因此会导致墙面的可发电面积较少。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的外墙板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旨在提供一种装配式光伏光热一体化外墙,自承重设计省去光伏板组件、集热组件、导热管等设备与墙体的连接构件,节约材料成本,集热组件既可以收集光伏板组件工作产生的热量加以利用,又有助于光伏板的散热,提高光伏板的发电效率。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装配式光伏光热一体化外墙,包括:基板组件,所述基板组件上具有至少一个空腔,所述空腔的前侧开放,所述基板组件位于所述空腔的两侧具有一个插槽;
至少一个光伏板组件,所述光伏板组件的两侧与两所述插槽滑动配合,且所述光伏板组件的底部抵于所述空腔的底部,所述光伏板组件覆盖所述空腔;
至少一个集热组件,所述集热组件包括:集热板和挂板,所述集热板设于所述空腔内,所述集热板用于收集所述空腔内的热量,所述挂板设于所述集热板的上端,所述挂板的两侧分别与两所述插槽滑动配合,且与所述光伏板组件的顶部限位配合;
导热管,所述导热管贯穿所述基板组件和所述空腔,所述导热管至少部分与所述集热板接触。
上述的装配式光伏光热一体化外墙,其中,所述集热板的底部设有导热槽,所述导热管贯穿所述导热槽,且所述导热管至少部分与所述导热槽接触;
所述导热槽与所述导热管之间填充导热介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6995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折叠椅及其联动折叠椅架
- 下一篇:一种通用型激光器测试系统及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