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核医学放射性废液智能处理监测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222696326.5 | 申请日: | 2022-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84038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31 |
发明(设计)人: | 路旭龙;张召伟;张宇;王智;李侃;赵玺;费云英;郭喆;刘洋;李广军;杨雯;赵宝红;柏玫;冯卓;赵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核第七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7/00 | 分类号: | C02F7/00;C02F3/02;B01D29/03 |
代理公司: | 深圳国海智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89 | 代理人: | 王庆海 |
地址: | 030012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核医学 放射性 废液 智能 处理 监测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核医学放射性废液智能处理监测设备,包括自动控制装置、汽水反冲洗装置、曝气装置及废液收集处理箱,废液收集处理箱设有进液管道、衰变清洁室、放射性核素监测装置,衰变清洁室包括放射性污泥衰变区及废液衰变区;放射性污泥衰变区连接设有污泥排水泵的第一泵送管道,废液衰变区连接设置有废液排水泵的第二泵送管道,第一泵送管道设有排污控制阀,第二泵送管道设有排水控制阀;自动控制装置,与汽水反冲洗装置、曝气装置、放射性核素监测装置、进液管道中的进液控制阀、污泥排水泵、废液排水泵、排污控制阀、排水控制阀电连接。本设备实现核医学放射性废液的智能处理,达标排放,提高设备运行的安全性、环保性、智能性和便利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核医学放射性废液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核医学放射性废液智能处理监测设备。
背景技术
核医学是采用核技术来诊断、治疗和研究疾病的新兴学科。核医学在医院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日益普遍,核医学所使用的放射性药物一般封装在一次性容器内,会直接给病人注射或服用,病人在进行动态观察期间,会去卫生间排泄而产生放射性排泄物,这些在利用核技术进行诊断、治疗过程中所产生的放射性排泄物、封装过放射性药物的一次性容器、实验室清洗水等放射性废液必须通过衰变处理达标后才能够进行排放。
2021年11月1日前,核医学放射性废液的处理执行《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在2021年11月1日后核医学放射性废液的处理执行《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和《核医学辐射防护与安全要求》HJ1188-2021(2021年11月1日实施)。《核医学辐射防护与安全要求》HJ1188-2021(2021年11月1日实施)对核医学放射性废液的处理和辐射监测更加明确和细化。对放射性废液在衰变池的贮存时间、排放检测、自动控制、智能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如含131I核素的放射性废液在衰变池内停留需超过180天。而《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中要求131I核素的放射性废液在衰变池内仅停留81天(10个半衰期)等。
现有技术中,对核医学放射性废液的处理多采用传统的“化粪池+混凝土衰变池”处理形式,核医学放射性废液经管网收集,经过化粪池(材质为混凝土或玻璃钢)沉淀处理后,排入混凝土衰变池。在混凝土衰变池内通过放射性衰变,使得放射性废液中的核素衰变,降低废液放射性活度浓度。经过10个半衰期的衰变时间,经取样监测合格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同时,传统的“化粪池+混凝土衰变池”处理工艺构筑物均在地下埋设,仅留检修和取样口。
传统的“化粪池+混凝土衰变池”处理形式存在以下问题:
(1)设有化粪池及混凝土衰变池,整个处理装置体积庞大、占用空间较大,尤其是在执行《核医学辐射防护与安全要求》HJ1188-2021以后,放射性废液在衰变池的停留时间加长,需要进一步扩大衰变池的容积才能够满足《核医学辐射防护与安全要求》HJ1188-2021中的停留时间要求,会造成处理装置体积的进一步增大,占用更多的空间。
(2)化粪池内的沉淀污泥以及混凝土衰变池内衰变清洁处理后的污泥均需要人工进行清掏,处理后出水水质监测需人工取样检测,一方面增加了人力成本,另一方面,也与《核医学辐射防护与安全要求》HJ1188-2021中对于自动控制、智能管理方面的要求不符。
(3)化粪池内的沉淀污泥经人工清掏后仍需经专业的处理厂进行衰变清洁处理后才能和普通生物污泥一起处置,增加了核医学放射性废液处理程序的复杂性。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核医学放射性废液智能处理监测设备,设备包括自动控制装置、汽水反冲洗装置以及废液收集处理箱,其中:
废液收集处理箱,内部设有进液管道、衰变清洁室、放射性核素监测装置,衰变清洁室通过竖直设置的滤网分隔成放射性污泥衰变区以及废液衰变区,衰变清洁室内部还设有液位监测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核第七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核第七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6963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混凝土小型构件预制装置
- 下一篇:金属牙托加工用吊挂转运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