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储锂结构、电池单体及电池有效
| 申请号: | 202222685284.5 | 申请日: | 2022-10-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2419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6 |
| 发明(设计)人: | 王晴林;陈悦飞;薛龙飞;曹俊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10/42 | 分类号: | H01M10/42;H01M10/058;H01M10/05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进京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06 | 代理人: | 李天凤 |
| 地址: | 352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 电池 单体 | ||
1.一种储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弹性基体,内部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预置为空腔结构;
所述弹性基体的至少一侧设置流通通道;所述流通通道配置为在电解液冲击力的挤压下使物质通过且流至所述弹性基体内部;或者,所述流通通道配置为在外力挤压或者内部电解液重力挤压下使物质通过且流至所述弹性基体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通通道构造为孔状结构;
每个所述孔状结构配置为在受压状态下将所述容纳腔与所述弹性基体外部连通;或者
每个所述孔状结构配置为使所述容纳腔与所述弹性基体外部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孔状结构的内壁沿周向设置有多个自适应部;
多个所述自适应部拼接形成用于封闭所述孔状结构的隔离层,所述自适应部配置为在所述物质的压力下变形,以使所述隔离层形成用于所述物质流至所述弹性基体内部或外部的所述流通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孔状结构的孔径范围为100nm-5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适应部构造为扇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孔状结构包括沿所述储锂结构的高度方向设置的排出孔和推进孔;
所述排出孔与所述容纳腔连通,且,所述排出孔的轴向垂直于所述高度方向;
所述推进孔与所述容纳腔连通,且,所述推进孔的轴向与所述高度方向相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储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进孔和所述排出孔沿所述高度方向交替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储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进孔和所述排出孔的孔径范围均为10nm-100nm。
9.根据权利要求3或6所述的储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基体上构造有所述孔状结构所在侧的相对侧覆盖有绝缘层。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基体的组成成分不与电解液中的溶剂反应。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内容置有补锂结构,在受压状态时,所述补锂结构经由所述流通通道流至所述弹性基体外部;所述补锂结构外周包覆有用于与CO2或HF反应的高分子保护层。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储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保护层为明胶改性氨基树脂复合层。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孔状结构呈多排多列设置。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储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基体采用泡棉、水凝胶、硅胶、纤维素或明胶中的任意一种;且,所述绝缘层采用聚乙烯、聚丙烯或聚氯乙烯中的任意一种。
15.一种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铝壳;
电芯,容置于所述铝壳内;
端盖,用于将所述电芯固定于所述铝壳内,以及
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储锂结构;
所述储锂结构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电芯与所述铝壳之间。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储锂结构设置在所述电芯的大面与所述铝壳的内侧面之间;或者
所述储锂结构设置在所述电芯的底面与所述铝壳的底面之间。
17.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如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电池单体,多个所述电池单体沿第一方向并排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68528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矿用的长寿命橡套电缆
- 下一篇:一种化学实验器皿干燥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