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植物食用油加工吸附脱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2682287.3 | 申请日: | 2022-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88936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1 |
发明(设计)人: | 请求不公布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文昌远发粮油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1B3/10 | 分类号: | C11B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71300 海***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植物 食用油 加工 吸附 脱色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物食用油加工技术领域,尤指一种植物食用油加工吸附脱色装置,包括底座和马达,所述承载箱的底部内固定有第一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的一端与滤板相连接,所述承载箱的底部固定有电动出料阀,所述承载箱的底部固定有第二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的一端与第一引流管道相连接,所述第一引流管道的一侧固定有第二引流管道。该植物食用油加工吸附脱色装置,脱色剂可对食用油进行吸附脱色处理,同时搅拌柱旋转,使食用油能够得到更加全面高效的吸附脱色处理,完成吸附脱色操作之后可打开电动出料阀,此时脱色后的食用油可顺着第一引流管道流入第一收集盒内,此时滤板对食用油起到过滤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物食用油加工技术领域,尤指一种植物食用油加工吸附脱色装置。
背景技术
植物油是由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反应而成的化合物,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是从植物的果实、种子、胚芽中得到的油脂,如花生油、豆油、亚麻油、蓖麻油、菜子油等,在对植物食用油进行吸附脱色处理时需要使用到吸附脱色装置。
现有的吸附脱色装置对植物食用油的吸附脱色处理不够全面高效和彻底,完成吸附脱色处理之后不便分离出植物食用油中的杂质,这样会影响植物食用油的质量,针对上述问题,需要对现有的设备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植物食用油加工吸附脱色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吸附脱色装置对植物食用油的吸附脱色处理不够全面高效和彻底,完成吸附脱色处理之后不便分离出植物食用油中的杂质,这样会影响植物食用油的质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植物食用油加工吸附脱色装置,包括底座和马达,所述底座的上端面固定有承载箱,所述承载箱的前端面固定有控制面板,所述承载箱顶部的两侧分别固定有进料通道和预存箱,所述预存箱的底部固定有电动进料阀,所述电动进料阀贯穿承载箱的顶部,所述承载箱的内顶部转动连接有搅拌柱,所述承载箱的底部内固定有第一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的一端与滤板相连接,所述承载箱的底部固定有电动出料阀。
所述承载箱的底部固定有第二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的一端与第一引流管道相连接,所述第一引流管道的一侧固定有第二引流管道。
优选的,所述预存箱的顶部螺纹连接有顶塞,且预存箱的一内壁上固定有第一液位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马达固定在承载箱的内顶部,且马达的底部与搅拌柱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滤板位于电动出料阀的上侧,且滤板的面积大于电动出料阀顶部的面积。
优选的,所述第一引流管道通过第二电动伸缩杆与承载箱构成伸缩结构,且第一引流管道与第二引流管道相互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引流管道贯穿第一收集盒的顶部,且第一收集盒放置在底座上。
优选的,所述第二引流管道贯穿第二引流管道的顶部,且第二收集盒放置在底座上,所述第二收集盒的一内壁上和第一收集盒的一内壁上均固定有第二液位传感器,且第一收集盒的前侧和第二收集盒的前侧均固定有电动排料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文昌远发粮油有限公司,未经文昌远发粮油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6822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