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透水促淤护滩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2679740.5 | 申请日: | 2022-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89330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孙刘林;窦宇航;胡升;张雷;王亮;李强;范亮;王加胜;黄少东;朱瑞虎;吴腾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B3/12 | 分类号: | E02B3/12;E02B3/14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3009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透水 促淤护滩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透水促淤护滩结构,包括透水外框,透水外框的前后两侧设置有矩形透水孔,透水外框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圆形透水孔,透水外框内设置有与其前后两侧平行的挡板,挡板前后方向设置有连接柱,透水外框前后两侧内部开设有竖直方向的纵向卡槽,连接柱伸入到纵向卡槽中。透水外框的前后两侧上端分别设置有顶部T形卡槽和顶部T形凸块。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透水促淤护滩结构,具备促淤效果好,结构简单和施工方便优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透水促淤护滩结构,属于岸滩防护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岸滩的冲刷是我国目前正在面临的环境问题,每年因岸滩冲刷造成大量的土地资源损失和工程事故。传统岸滩防护结构多为硬式结构,其功能以挡土挡水、减少水流对河岸的侵蚀、减少水土流失等为主。虽然起到了约束水流和保护河道两岸的作用,但大多缺乏对河流生态系统的考虑。结构硬化、河床硬化,使原来河道内所有生物的栖息地受到较大破坏,且河水被单独隔离出来失去了与两岸的水土交流。降低了人与水环境的和谐关系以及河道的天然自净能力。目前用于透水促淤的结构主要有四面六边透水框架等,四面六边体透水框架对水流具有消能减速的作用,从而使泥沙淤积,以达到保护河岸,稳住岸坡的效果。因此四面六边透水框架在我国众多河流的河流治理中被大面积使用。但是四面六边体施工困难,对水流结构的改变不大,促淤作用不明显,需要大量的四面六边体才能达到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透水促淤护滩结构,具备促淤效果好,结构简单和施工方便优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新型透水促淤护滩结构,包括透水外框,所述透水外框的前后两侧设置有矩形透水孔,所述透水外框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圆形透水孔,所述透水外框内设置有与其前后两侧平行的挡板,所述挡板前后方向设置有连接柱,所述透水外框前后两侧内部开设有竖直方向的纵向卡槽,所述连接柱伸入到所述纵向卡槽中。
所述透水外框的前后两侧上端分别设置有顶部T形卡槽和顶部T形凸块。
所述挡板的底部与所述透水外框内底部平齐,所述挡板的顶部与所述透水外框顶部齐平。
所述圆形透水孔的个数为2个。
所述连接柱的截面以及所述T形卡槽的截面均为矩形。
所述连接柱的位置与所述圆形透水孔的位置齐平。
所述挡板与所述连接柱之间通过现浇混凝土方式连接。
所述连接柱的个数为4个,对称分布在所述挡板前后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透水促淤护滩结构,透水外框设置了矩形透水孔,当水流进入框内被挡板分为两股水流,进一步减缓了流速,增加了泥沙的淤积效率;通过透水外框设置的圆形透水孔,增加了水体的连通性,同时能够让部分来沙通过圆形透水孔,促进了泥沙在透水外框内沉降;通过在透水外框顶部设置L形卡槽和L形凸块,增加了结构之间的勾连性,使结构不易被水流冲散;结构简单且为形状规则的结构,装配式组合,施工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透水促淤护滩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挡板和连接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透水外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如下;1-连接柱;2-挡板;3-L形卡槽;4-L形凸块;5-透水圆孔;6-纵向卡槽;7-矩形透水孔;8-透水外框。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河海大学,未经安徽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6797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力可调的搪瓷釜
- 下一篇:一种吸水能力强的抹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