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肽合成管连接装置以及多肽合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2678165.7 | 申请日: | 2022-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87100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杨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科生景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K1/14 | 分类号: | C07K1/14;B01L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雷玉龙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望江西路5089***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肽 合成 连接 装置 以及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多肽合成管连接装置和多肽合成装置。多肽合成管连接装置包括管体、接口部和三通管,所述接口部设于所述管体的一端,用于与多肽合成管连接,所述三通管包括第一连通口、第二连通口和第三连通口,所述第一连通口设于所述管体的另一端,所述第二连通口用于与供气装置连接,所述第三连通口用于与废弃物处理装置连接。本申请的多肽合成管连接装置构成独立的三通结构,其接口部能与多肽合成管连接,第二连通口和第三连通口分别和供气以及废弃物处理装置连接,具有可快速更换、可大规模组装、成本低廉优点。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多肽合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肽合成管连接装置以及多肽合成装置。
背景技术
多肽合成研究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光辉历程。1963年,Merrifield首次提出了固相多肽合成方法(SPPS),这个在多肽化学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合成方法,一出现就由于其合成方便,迅速,成为多肽合成的首选方法,而且带来了多肽有机合成上的一次革命。目前,在多肽固相合成领域普遍使用的合成装置是双排管。
实用新型内容
申请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多肽合成管连接装置,该多肽合成管连接装置使用简单、方便组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多肽合成管连接装置,包括:
管体;
接口部,所述接口部设于所述管体的一端,用于与多肽合成管连接;以及
三通管,所述三通管包括第一连通口、第二连通口和第三连通口,所述第一连通口设于所述管体的另一端,所述第二连通口用于与供气装置连接,所述第三连通口用于与废弃物处理装置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沿所述管体的轴向,所述管体的长度大于所述接口部的长度。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接口部设有内磨口,所述多肽合成管嵌入于所述内磨口以和所述接口部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管体、所述接口部和所述三通管一体成型。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通口用于通过软管与供气装置连接,所述第三连通口用于通过软管与废弃物处理装置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三通管内设有第一阀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连通口和所述第二连通口的接通或断开,以及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连通口和所述第三连通口的接通或断开。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多肽合成装置,包括:
多肽合成管;以及
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多肽合成管连接装置,所述多肽合成管连接于所述接口部。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肽合成管包括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所述第一管段设有投料口,所述第二管段与所述接口部连接,且所述第二管段的管径小于所述第一管段的管径。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管段设有第二阀门。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管段与所述接口部连接的部位形成外磨口。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肽合成管包括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所述第一管段设有投料口,所述第二管段与所述接口部连接;
所述多肽合成管还包括夹套管,所述夹套管包覆所述第一管段,且与所述第一管段之间形成容纳腔,所述夹套管设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进口和出口。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投料口为内磨口结构。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肽合成装置还包括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夹持所述多肽合成管和所述管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科生景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科生景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67816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压Y型调节球阀
- 下一篇:一种地埋式初期雨水自动收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