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360°折叠电子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222673518.4 | 申请日: | 2022-10-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1183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3 |
| 发明(设计)人: | 汉黎;姜智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鑫捷顺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C11/04 | 分类号: | F16C11/04;F16C11/10;F16C11/12;F16H1/20;G06F1/16;H04M1/02;H05K5/02 |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卢华强 |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360 折叠 电子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360°折叠电子设备,其借助于齿轮传动机构以实现自由折叠。齿轮传动机构包括双头伞形齿轮、第一单头伞形齿轮和第二单头伞形齿轮。在执行折叠操作的进程中,第一单头伞形齿轮和第二单头伞形齿轮均与双头伞形齿轮相啮合,且绕各自中心轴线执行周向旋转运动。如此,一方面,此结构形式的齿轮传动机构所需占用的设计空间相对较小;另一方面,在确保动力得到可靠、稳定传递的前提下,此齿轮传动机构对组装精度的要求较低;再一方面,在执行折叠操作时,第一单头伞形齿轮、第二单头伞形齿轮与双头伞形齿轮相啮合时均保持有较高的重叠系数,从而利于提升传动平稳性以及齿轮传动机构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可360°折叠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终端的快速发展,可折叠电子设备应运而生,以满足用户的大屏幕需求。当用户想要观看较大屏幕时,可以将可折叠电子设备展开,而当用户想要节省占用空间时,可以将可折叠电子设备折叠。
以日常最为常见的笔记本电脑为例,近期计算机生产厂家开发出了可进行360°折叠的笔记本电脑,然而,其整体体积较大,且偏重,从而导致其可携带性极差,不利于市场推广。究其原因在于:可360°折叠电子设备由柔性屏、外保护壳以及铰链部等几部分构成。外保护壳用来承托柔性屏,且对柔性屏形成保护。外保护壳包括第一外保护分壳和第二外保护分壳。借由铰链部将第一外保护分壳和第二外保护分壳连接为一体。在对第一外保护分壳、第二外保护分壳执行翻动操作的进程中,柔性屏发生自适应性折叠变形以始终与外保护壳保持于贴触状态。铰链部均设有定轴齿轮系,以用来实现翻折力的传递。在现有技术中,定轴齿轮系通常由多件相互啮合的直齿轮构成,类似构思正如中国发明专利CN200810218155.7中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如图1中所示),然而,该设计形式的定轴齿轮系需要占用较大的设计空间,且出于提升啮合准确性方面考虑,对组配精度有着极高的要求,不利于自动化装配方案的实施、落地,装配效率极其低下。另外,根据上游厂家反馈,铰链部在实际应用中极易受到损坏,且执行折叠操作时的平稳性较差,导致有关笔记本电脑质量问题的投诉不断,不但增加了后期返修、维护成本,而且还严重地影响到了用户体验,究其原因在于:当直齿轮相互啮合时,重叠系数偏低,从而导致传动平稳性较差,且啮合齿极易因受到磨损而过早失效现象的发生,因而,亟待技术人员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故,本实用新型设计人员鉴于上述现有的问题以及缺陷,乃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的评估及考量,并经过从事于此行业的多年研发经验技术人员的不断实验以及修改,最终导致该可360°折叠电子设备的出现。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可360°折叠电子设备,包括柔性屏、外保护壳以及连接部。折叠状态下,柔性屏依序由第一折叠分段、弯曲过渡分段和第二折叠分段连接而成。外保护壳包括第一外保护分壳和第二外保护分壳。借由连接部将第一外保护分壳和第二外保护分壳连接为一体。在对第一外保护分壳、第二外保护分壳执行翻动操作的进程中,第一折叠分段、第二折叠分段分别一一对应地始终与第一外保护分壳、第二外保护分壳保持正对位状态。连接部包括有第一承力异形件、第二承力异形件、安装座以及齿轮传动机构。第一承力异形件、第二承力异形件相互平行,且一一对应地与第一外保护分壳、第二外保护分壳固定为一体。安装座同时被第一承力异形件和第二承力异形件所横穿,且其轴向位移自由度得到限制。在对第一外保护分壳、第二外保护分壳执行翻动操作的进程中,第一承力异形件和第二承力异形件均绕各自中心轴线同步地执行周向旋转运动,与此同时,安装座执行偏摆运动。齿轮传动机构包括有双头伞形齿轮、第一单头伞形齿轮以及第二单头伞形齿轮。由安装座的侧壁向内延伸形成有容置凹槽。双头伞形齿轮被装入至容置凹槽中,且受到外力作用时可绕自身中心轴线执行周向旋转运动。第一单头伞形齿轮套设于第一承力异形件上,且跟随第一承力异形件同步地执行周向旋转运动,其与双头伞形齿轮的一端相啮合。第二单头伞形齿轮套设于第二承力异形件上,且跟随第二承力异形件同步地执行周向旋转运动,其与双头伞形齿轮的另一端相啮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鑫捷顺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鑫捷顺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67351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