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高下端支承式全玻幕墙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2653020.1 | 申请日: | 2022-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83745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4 |
发明(设计)人: | 吴明君;赵灿;杨忠安;余根元;程显锋;肖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凌云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88 | 分类号: | E04B2/88;E04B2/96;E04C2/54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慧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32 | 代理人: | 朱德伟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金***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高 下端 支承 式全玻 幕墙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高下端支承式全玻幕墙结构,该超高下端支承式全玻幕墙结构包括中空玻璃层、大跨度玻璃肋、面板夹持件、顶端转接组件以及底端转接件,其中,所述大跨度玻璃肋与所述中空玻璃层垂直设置,且所述中空玻璃层上分别均匀平行设置有多个面板夹持件,并通过所述面板夹持件与所述大跨度玻璃肋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当超高全玻幕墙受到主体结构限制无法使用上端吊挂式结构体系时,常规下支承式全玻幕墙结构体系易失稳的问题,打破了下端支承式全玻幕墙的最大高度限制,适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全玻幕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高下端支承式全玻幕墙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及大型公共建筑的发展,全玻幕墙尤其是超高全玻幕墙的应用越发广泛。全玻幕墙结构体系主要分为上端吊挂式和下端支承式两种,其中下端支承式是将中空玻璃层重量全部传递到玻璃肋,由玻璃肋落地传递给主体结构。根据《中空玻璃层工程技术规范》JGJ102-2003规定:玻璃厚度19mm时,下端支承式全玻幕墙的最大高度限值为6m,超过高度应采用上端吊挂式。
但当面玻璃分片时,上端吊挂式往往采用肋驳接方式将玻璃自重吊在肋上,容易造成玻璃肋破裂。若采用下端支承式,由于玻璃肋跨度太大,玻璃肋和面玻璃自重较大,玻璃肋受压易失稳,需对玻璃肋进行精确的稳定性计算,计算结果往往需要采用多层超厚玻璃肋才可实现。
此类下承式全玻幕墙结构体系,经济效益差且对玻璃叠差及施工精度要求高,容易出现安全隐患。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全新的超高下端支承式全玻幕墙结构体系,以克服上述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相关产品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超高下端支承式全玻幕墙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超高下端支承式全玻幕墙结构,包括:中空玻璃层、大跨度玻璃肋、面板夹持件、顶端转接组件以及底端转接件,其中,所述大跨度玻璃肋与所述中空玻璃层垂直设置,且所述中空玻璃层上分别均匀平行设置有多个面板夹持件,并通过所述面板夹持件与所述大跨度玻璃肋固定连接,所述中空玻璃层及大跨度玻璃肋的顶端分别通过所述顶端转接组件连接主墙体结构,所述中空玻璃层及大跨度玻璃肋的底端分别通过所述底端转接件连接主墙体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顶端转接组件包括连接钢牛腿,所述中空玻璃层的顶部通过带U型槽的连接钢牛腿与主墙体结构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中空玻璃层设置在所述连接钢牛腿的U型槽内,且所述中空玻璃层与U型槽的贴合处设置有柔性垫片。
在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大跨度玻璃肋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所述玻璃肋不锈钢夹具,所述主墙体结构对应于所述大跨度玻璃肋的顶部位置埋设有玻璃肋顶部埋件,所述玻璃肋不锈钢夹具通过碳钢连接耳板与所述玻璃肋顶部埋件连接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玻璃肋不锈钢夹具上设置有竖向的腰形孔,所述碳钢连接耳板通过销钉连接在所述腰形孔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底端转接件包括组合承托件以及玻璃肋碳钢承托件,所述中空玻璃层及大跨度玻璃肋的底端分别通过所述组合承托件以及玻璃肋碳钢承托件连接主墙体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大跨度玻璃肋的底部设置有焊接成型的玻璃肋碳钢承托件,所述玻璃肋碳钢承托件与主墙体结构内埋设的玻璃肋底部埋件固定连接,所述大跨度玻璃肋落在所述玻璃肋碳钢承托件底部的型材框结构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中空玻璃层设置在所述组合承托件上,用以承载所述中空玻璃层,所述组合承托件包括双角钢后置埋件、槽钢承托件、钢板垫片以及高硬度聚乙烯垫,所述双角钢后置埋件埋设在所述主墙体结构内,所述槽钢承托件焊接成型在所述双角钢后置埋件上,所述槽钢承托件底部放置有多个钢板垫片,所述中空玻璃层的底部嵌设所述高硬度聚乙烯垫,所述高硬度聚乙烯垫放置在所述钢板垫片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凌云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凌云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6530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卷边的碳带结构
- 下一篇:一种便于安装的油烟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