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释放双肩及颈的前臂腰托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222651258.0 | 申请日: | 2022-10-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9610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5 |
| 发明(设计)人: | 黄秀微;季滢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清市人民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F5/01 | 分类号: | A61F5/01 |
| 代理公司: | 杭州公健永天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465 | 代理人: | 杨斌 |
| 地址: | 3256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释放 双肩 前臂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前臂托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释放双肩及颈的前臂腰托装置,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前臂托,两个前臂托之间设有一个尼龙腰带,尼龙腰带上安装有两个可在其上滑动的活动块,活动块上安装有延伸片,两个前臂托分别通过一个连接带与两个延伸片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尼龙腰带穿戴在患者的腰部,可以以腰部受力来替代肩颈部受力,双上肢置于前臂托内,前臂托通过连接带与尼龙腰带连接,可以承重,缓解了双肩部因压力导致局部压力性损伤及局部牵拉痛,同时避免因上肢下垂导致静脉淋巴液回流受损而肿胀,并且设置可以调节位置的握力球,可以便于患者进行手臂肌的锻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前臂托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释放双肩及颈的前臂腰托装置。
背景技术
前臂托即用于固定患者前臂的筒状装置,主要用于同时避免因上肢下垂导致静脉淋巴液回流受损而肿胀,在使用时需要使用人体部位将其托起至水平状态或近水平状态,常见的用于托起前臂托的人体部位为肩颈。
目前市场中的前臂吊带均是适合单侧,并无适合双侧肩及双上肢的损伤使用,同时使用二个单侧则增加双肩部及颈部的局部压力,大大降低舒适度。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释放双肩及颈的前臂腰托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释放双肩及颈的前臂腰托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释放双肩及颈的前臂腰托装置,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前臂托,两个所述前臂托之间设有一个尼龙腰带,所述尼龙腰带上安装有两个可在其上滑动的活动块,所述活动块上安装有延伸片,两个所述前臂托分别通过一个连接带与两个延伸片连接;所述前臂托内壁顶部开设有一个轨道,所述前臂托内部安装有一个握力球,固定在所述握力球上的底座滑动连接于所述轨道内;所述尼龙腰带的两端由卡扣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前臂托底部固定有一个供连接带穿过的穿线带,所述连接带的两端均安装有一个纽扣,每个所述延伸片上均开设有若干与纽扣配合使用的纽扣孔。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前臂托为未闭合的圆柱状,且一端可绕至另一端的上方,位于下部的一端顶部安装有若干排等间距排列的按扣B件,位于上部的一端底部安装有一排与按扣B件配合使用的按扣A件。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轨道开设于前臂托位于下部的一端。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卡扣包括为主体的卡扣主体,所述尼龙腰带的一端与卡扣主体固定连接,所述卡扣主体上铰接有一个卡板,所述卡板内部固定有若干排卡齿。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卡板远离与卡扣主体铰接的一端开设有一个定位孔,所述卡扣主体上设有与定位孔插接配合的定位栓。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定位栓与卡扣主体螺纹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尼龙腰带穿戴在患者的腰部,可以以腰部受力来替代肩颈部受力,双上肢置于前臂托内,前臂托通过连接带与尼龙腰带连接,可以承重,缓解了双肩部因压力导致局部压力性损伤及局部牵拉痛,同时避免因上肢下垂导致静脉淋巴液回流受损而肿胀,并且设置可以调节位置的握力球,可以便于患者进行手臂肌的锻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前臂托的结构示意图其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前臂托的结构示意图其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卡扣的结构示意图其一;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卡扣的结构示意图其二。
图中各个标号的意义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清市人民医院,未经乐清市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6512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密封高温电化学测量仪器
- 下一篇:一种荧光效果的企鹅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