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板材榫槽开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2646020.9 | 申请日: | 2022-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84624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0 |
发明(设计)人: | 詹世平;郑春雷;裴仁杰;王刚;谢晓珍;刘燕;刘青;游辉;刘丽芳;吴寿菊;詹友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建阳隆圣工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7F5/02 | 分类号: | B27F5/02 |
代理公司: | 厦门致群财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4 | 代理人: | 邓贵琴 |
地址: | 3542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板材 开设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板材榫槽开设装置,包括底座、榫槽开设机构、板材固定机构和进退驱动机构。所述榫槽开设机构通过支撑板安装在所述底座的顶部。所述板材固定机构通过轨道滑动安装在所述底座上并位于所述榫槽开设机构的下方,并由所述进退驱动机构连接带动进入/退出所述榫槽开设机构的正下方。本申请通过设置多组串联一起的活动侧板,可实现采用同一驱动件即可同步驱动活动侧板活动并同时夹住板材,可避免不用板材之间夹紧动作不一致,前夹紧动作的振动造成后夹紧的板材偏离放置位置,也可避免同一板材因夹紧动作不一致造成板材在夹紧过程中产生歪斜甚至干涉到其它板材的问题。另外,通过结构的改进,降低设备成本,简化设备和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板材榫槽开设装置。
背景技术
榫卯是在两个木构件上所采用的一种凹凸结合的连接方式,凸出部分叫榫(或榫头);凹进部分叫卯(或榫眼、榫槽),榫和卯咬合,起到连接作用。这是中国古代建筑、家具及其它木制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
传统的榫槽开设采用人工,不仅速度慢,各个工件之间的榫槽还存在较大的误差,为此,市面上出现各种自动化板材榫槽开设设备,不过,这些榫槽开设装置依然存在以下缺点:板材的装夹组件简单,且各个装夹组件相互独立,不仅增多动力部件,设备成本提高,易出现故障,还造成多个板材固定时,固定动作独立,设备整体动作繁琐,控制系统易出现控制问题,从而影响加工进度。由此可见,现有的板材榫槽加工设备有待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一种夹紧机构动作统一且设备成本低的榫槽开设装置。
一种板材榫槽开设装置,包括底座、榫槽开设机构、板材固定机构和进退驱动机构。
所述榫槽开设机构通过支撑板安装在所述底座的顶部,能够对板材进行榫槽开设。所述板材固定机构通过轨道滑动安装在所述底座上并位于所述榫槽开设机构的下方,并由所述进退驱动机构连接带动进入/退出所述榫槽开设机构的正下方。
所述板材固定机构包括移动座、支撑座、固定侧板、活动侧板、铰接轴、连杆和夹紧驱动件,具体的,
所述移动座通过滑块和滑轨滑动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支撑座呈条状,有三条,水平且平行间隔并垂直所述轨道安装在所述移动座上,能够对板材的两端和中部进行支撑。所述固定侧板有若干个,分成两排竖直设置在两两所述支撑座之间,安装在所述移动座上或支撑座的侧部,且同一排所述固定侧板之间平行间隔设置,作为板材一侧边的限位部件。所述活动侧板数量与固定侧板一致,且均平行间隔每个所述固定侧板设置,作为板材另一侧的限位部件。所述活动侧板在垂直轨道的端部设有贯穿的铰接孔,在平行轨道的侧面设有条形孔,所述条形孔位于所述铰接孔的底部。所述铰接轴的数量与活动侧板的行数一致并一一通过所述铰接孔串联同一行的两所述活动侧板,所述铰接轴的两端固定安装在两侧的所述支撑座底部,能够同时固定同一行的两所述活动侧板。所述连杆有两根,分别通过所述条形孔串联同一排的所述活动侧板,所述连杆上设有若干推动块,所述推动块位于所述活动侧板朝向对应的所述固定侧板的一侧面。所述夹紧驱动件安装在所述移动座上并连接带动两所述连杆同时前进/后退,所述推动块压紧/松开所述活动侧板的下部,所述活动侧板的上部靠近/远离所述固定侧板。
使用时,将板材放置在所述板材固定机构的支撑座上,且一侧紧贴所述固定侧板,启动所述夹紧驱动件,通过夹紧驱动件连接带动连杆移动,连杆带动推动块移动,并推动所述活动侧板的底部远离固定侧板,从而让活动侧板的顶部能够往靠近固定侧板方向移动实现夹紧板材。
本申请通过设置多组串联一起的活动侧板,可实现采用同一驱动件即可同步驱动活动侧板活动并同时夹住板材,可避免不用板材之间夹紧动作不一致,前夹紧动作的振动造成后夹紧的板材偏离放置位置,也可避免同一板材因夹紧动作不一致造成板材在夹紧过程中产生歪斜甚至干涉到其它板材的问题。另外,通过结构的改进,只使用一个驱动件,不仅降低设备成本,还能够简化设备,简化设备的控制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建阳隆圣工艺有限公司,未经建阳隆圣工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64602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磁流量计
- 下一篇:节能型沥青设备辅助保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