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工程基础抗震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2618451.4 | 申请日: | 2022-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80909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0 |
发明(设计)人: | 刘春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一技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1/08 | 分类号: | E02D31/08 |
代理公司: | 深圳华奇信诺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328 | 代理人: | 陈子勋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工程 基础 抗震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抗震结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基础抗震结构,包括底板,底板上端四角处均固定设置有第一伸缩杆,四个第一伸缩杆上端固定连接有承压板,底板上端两侧且位于第一伸缩杆之间均固定设置有第一转动座,承压板下端两侧且位于第一伸缩杆之间均固定设置有第二转动座,两个第一转动座与第二转动座上均转动连接有支撑杆,相对应的两个支撑杆之间均转动连接有连接块,承压板下端两侧中部均固定设置有固定杆,两个固定杆下端均固定设置有缓冲头,底板上端两侧中部均固定设置有壳体,两个壳体内部外侧均固定设置有固定块。本实用新型可进行多次缓冲,抗震效果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抗震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工程基础抗震结构。
背景技术
建筑工程专业主要负责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的教学与管理,主要培养掌握工程力学、土力学、测量学、房屋建筑学和结构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是指为人类生活、生产提供物质技术基础的各类建筑物和工程设施的统称,建筑工程上经常会采用抗震结构;但是现有大多数的抗震结构,只能进行一次缓冲抗震,大大减少抗震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建筑工程基础抗震结构,该装置可进行多次缓冲,提高其抗震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工程基础抗震结构,包括底板,底板上端四角处均固定设置有第一伸缩杆,四个第一伸缩杆上端固定连接有承压板,底板上端两侧且位于第一伸缩杆之间均固定设置有第一转动座,承压板下端两侧且位于第一伸缩杆之间均固定设置有第二转动座,两个第一转动座与第二转动座上均转动连接有支撑杆,相对应的两个支撑杆之间均转动连接有连接块;
承压板下端两侧中部均固定设置有固定杆,两个固定杆下端均固定设置有缓冲头,底板上端两侧中部均固定设置有壳体,两个壳体内部外侧均固定设置有固定块,两个固定块内侧均固定设置有第二伸缩杆,两个第二伸缩杆远离固定块的一端均固定设置有滑块;
外箱内部下端固定设置有多个固定套,多个固定套内部靠下端均固定设置有固定板,多个固定套内部且位于固定板上端均固定设置有气囊,外箱内部下端一侧固定设置有气泵,气泵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导气管,导气管分别连接于气囊内部。
进一步地,四个第一伸缩杆外壁均套设有第一缓冲弹簧;通过第一缓冲弹簧使承压板进行第一次缓冲。
进一步地,两个连接块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缓冲弹簧;通过第二缓冲弹簧使两端的连接块进行卸力。
进一步地,两个第二伸缩杆外壁均套设有第三缓冲弹簧;通过第三缓冲弹簧的作用,对第二伸缩杆带动滑块进行活动。
进一步地,两个滑块与缓冲头均设置为斜面块,且两个斜面相贴合;使缓冲头向下时得到滑块的作用力进行缓冲。
进一步地,两个壳体内部且位于缓冲头下端均开设有缓冲槽。
进一步地,两个缓冲头分别在对应的缓冲槽内部上下活动。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承压板承受地基的压力,承压板通过第一伸缩杆配合第一缓冲弹簧的作用,对承压板进行第一次缓冲抗震,承压板受压力下降,此时通过支撑杆、连接块和第二缓冲弹簧的作用,对承压板进行二次缓冲抗震,提高该装置的抗震效果。
2、承压板受压力下降的同时,带动固定杆使缓冲头进行下降,此时缓冲头对滑块进行挤压,滑块受第二伸缩杆配合第三缓冲弹簧的作用向后滑动,对承压板进行三次缓冲抗震,进一步提高该装置的缓冲抗震效果。
3、通过气泵对气囊进行充气,气囊在固定套内膨胀且上端抵住底板下端,通过气囊的作用,使底板进行缓冲减震,提高该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一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一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61845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伸缩式阀门阀杆
- 下一篇:液态硅胶精密射出供料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