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气流吹扫装置及包括其的清洁机器人有效
| 申请号: | 202222614561.3 | 申请日: | 2022-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7921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 发明(设计)人: | 李宇浩;齐洪明;吝开开 | 申请(专利权)人: | 麦岩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7L11/40 | 分类号: | A47L11/4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摩尔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6078 | 代理人: | 何东明 |
| 地址: | 100089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气流 装置 包括 清洁 机器人 | ||
本申请涉及清洁机器领域,特别是一种新型气流吹扫装置及包括其的清洁机器人,包括气道分流罩、气腔外壳、喷气口,所述气道分流罩包括引风管、封堵片;所述封堵片为空心环状,所述封堵片内径与所述引风管相连,所述封堵片外径与所述气腔外壳相连;所述气腔外壳为三通结构,相对的第一端与第二端分别设置所述喷气口与所述气道分流罩,处于所述气腔外壳侧壁的第三端与气源相连接。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一个全新的风道设计结构,可大幅度提高风口出风量,加大了吹扫面积,增大了气体流速,易于集成组装。同时,喷出的气体与墙面形成一夹角,在沿边清扫时,可形成气流涡旋,将墙边墙角的杂物吹离墙边,进而通过清扫系统进行清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洁机器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气流吹扫装置及包括其的清洁机器人。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中,包括清洁机器人、扫地机、自动清洁机在内的自动清洁类的产品,均难以有效处理墙角、边角处的灰尘杂物。
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是在机器的一侧或两侧布置可旋转的边刷进行沿边清扫,这种方式应用长毛边刷伸出机器侧边,当机器沿边运动时,边刷的刷毛能清扫到墙边角的区域。但此方法受限于边刷刷毛的长度,需要机器距离墙边缘很近,否则无法达到清扫效果。
对于不平整或者较为复杂的墙面或者墙角,边刷完全不能够完成清扫工作。
基于此,亟需一种新型气流吹扫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气流吹扫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利用边刷进行边角清扫过程中,面对复杂情况清扫不彻底问题。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气流吹扫装置,包括气道分流罩、气腔外壳、喷气口;所述气道分流罩包括引风管、封堵片;所述封堵片为空心环状,所述封堵片内径与所述引风管相连,所述封堵片外径与所述气腔外壳相连;所述气腔外壳为三通结构,相对的第一端与第二端分别设置所述喷气口与所述气道分流罩,处于所述气腔外壳侧壁的第三端与气源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喷气口的出口处设置为扁平状。
优选的,所述喷气口出口处的外形及喷气角度可调节。
进一步地,所述气源采用风机。
优选的,所述风机安装在所述气腔外壳第三端内部。
优选的,所述气腔外壳第三端尾部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风机的固定罩,所述固定罩为空心环状。
优选的,所述风机与所述气腔外壳第三端内壁之间还设置有减震套。
所述新型气流吹扫装置的工作机理如下:
空气通过气腔外壳第三端吹入由引风管外壁、封堵片、气腔外壳内壁形成的夹层空间内,并沿气腔外壳内壁向喷气口处高速流出;根据伯努利原理,高速气流带动大量空气由B端向A端喷出(如附图4所示)。这样设置的目的在于,相对于利用气源直接吹扫的方式,气流更加均匀,并且气流更大(其流量为气源引入气流与压力差产生气流之和)。
A端喷出的气流,经由可控制角度和外形的喷射口,可以根据需求向不同角度喷射出不同强度的扇形气流,将需要清扫的杂物吹离墙角。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清洁机器人,包括气流吹扫装置、移动装置、清洁装置;所述气流吹扫装置与所述清洁装置均设置在所述移动装置上。
所述清洁机器人的工作机理如下:
移动装置带动清洁机器人移动,靠近墙边时,气流吹扫装置启动,气流从喷气口高速喷出,到达墙角处,会形成气流涡旋,会将墙角处的灰尘杂质吹离,机器向前运动,清洁装置将吹出的灰尘杂志清洁干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麦岩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经麦岩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61456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检测试剂卡
- 下一篇:具有组合密封圈的压盘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