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橡胶密封件的加工生产线有效
| 申请号: | 202222603458.9 | 申请日: | 2022-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3147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7 |
| 发明(设计)人: | 丁伟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德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35/04 | 分类号: | B29C35/04;B29B7/00 |
| 代理公司: | 浙江柏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451 | 代理人: | 柳伟华 |
| 地址: | 318053 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桐***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橡胶 密封件 加工 生产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橡胶密封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橡胶密封件的加工生产线,包括烘胶箱、捏炼机,捏炼机设有两台,两台捏炼机的进料口正对,两个所述进料口之间固定有双向喂料机构,双向喂料机构一侧设有置物台,烘胶箱的进出口侧设有与置物台连接的传送带,置物台一侧设有与其水平的送料平台,置物台另一侧设有倾斜设置的辊筒输送机,送料平台上固定有推料气缸,推料气缸的伸缩杆上固定有推杆。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烘胶箱与捏炼机之间设置传送带以及自动上料的推料气缸,缩短工艺进程,避免烘胶后胶料热量快速散失,并设置双向喂料机构同时衔接两台捏炼机,既节约能源消耗,又节省人力、提升加工效率,避免了人工向捏炼机内送料存在的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橡胶密封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橡胶密封件的加工生产线。
背景技术
橡胶塑炼:通过机械应力、热、氧或加入某些化学试剂等方式,使橡胶由强韧的高弹性状态转变为柔软的塑性状态的过程。在橡胶塑炼前一般还需进行烘胶加工,因为天然生胶在常温下的黏度很高,容易硬化和产生结晶,尤其在气温较低的条件下,常会因结晶硬化使生胶难于切割和加工,因此,应事先进行加热软化。烘胶的作用是使生胶硬度减小,结晶熔化,以便于进行切割和塑炼加工,同时烘胶还能去除其中的水分及挥发分。烘胶既可以降低塑炼加工强度,节约塑炼加工所消耗的电能,又可以节约塑炼的时间,提高加工生产效率。
在现有烘胶与橡胶塑炼的加工生产线中以及前后工序的衔接过程中,还存在着能耗高,加工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因此,需要对橡胶密封件的加工生产线进行改造提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橡胶密封件的加工生产线,用以解决烘胶与橡胶塑炼的加工生产线中以及前后工序的衔接过程中,能耗高、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橡胶密封件的加工生产线,包括烘胶箱、捏炼机,所述烘胶箱一侧开有进出口,烘胶箱内设有用于放置胶料的置物架,所述捏炼机设有两台,两台捏炼机的进料口正对,两个所述进料口之间固定有双向喂料机构,所述双向喂料机构包括底座、主动转轴、物料板,所述底座上端面中部具有对称设置的固定轴座,主动转轴转动穿设在固定轴座上,底座一侧固定有驱动主动转轴转动的伺服电机,所述物料板下端面两端具有调节块,调节块两端具有调节转轴,底座上端面四个边角上具有供调节转轴嵌入与其转动配合的限位轴座,限位轴座上端均开有滑孔,滑孔内滑动穿设有限位杆,限位杆的内端开有四分之一圆形的限位槽,限位槽的直径与调节转轴相同,同侧的限位杆的外端通过U形的端板固连,底座上端面设有双轴气缸,双轴气缸两端的输出轴分别与两侧的端板固连,物料板下端面具有翻转块,主动转轴两端固定有曲柄,曲柄上的铰接有与翻转块固连的摇杆,双向喂料机构一侧设有置物台,烘胶箱的进出口侧设有与置物台连接的传送带,置物台一侧设有与其水平的送料平台,置物台另一侧设有倾斜设置并与物料板连接的辊筒输送机,送料平台上固定有推料气缸,推料气缸的伸缩杆上固定有推杆。
作为优选,所述烘胶箱内底部以及周壁固定有连接蒸汽源的加热盘管,烘胶箱一侧设有吸干机系统,烘胶箱顶部开有除湿口,除湿口上设有连接吸干机系统的除湿管,吸干机系统的出口端连接有余热回收管,余热回收管与烘胶箱底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烘胶箱内部设有温度计,烘胶箱的外壁上设有嵌入式压力表,烘胶箱的外壁上设有泄压阀。
作为优选,所述烘胶箱顶部设有抽风机,抽风机上连接有能向烘胶箱内部吹风的送风管。
作为优选,所述烘胶箱包括不锈钢外层、不锈钢内层,不锈钢外层与不锈钢内层之间设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材质为聚氨酯发泡或纤维棉,不锈钢内层的内侧固定有一层铝箔内胆。
作为优选,所述物料板下端设置有重量感应器,底座下端设置有与重量感应器信号连接的显示器。
作为优选,所述物料板与辊筒输送机连接侧具有水平展开的挑台,与挑台相对侧的物料板上具有向上凸出的挡物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德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德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60345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接触导通弹片
- 下一篇:U型接触天线接地导电多功能弹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