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花键液涨检具有效
申请号: | 202222585003.9 | 申请日: | 2022-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82969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3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福;明东升;黄春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诺特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00 | 分类号: | G01B5/00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兴达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64 | 代理人: | 毛新民 |
地址: | 400000 重庆市九***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花键 液涨检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花键液涨检具,包括第一检具主体与第二检具主体,所述第一检具主体与第二检具主体组合形成工件主体容置腔,在第二检具主体上还加工有第二定位通道,所述第二定位通道内设置有第二液涨部;其中,所述第二定位通道内设置有变径调节套;通过变径调节套的设置使得在对于不同规格的工件时能够实现稳定装夹,且由于变径调节套能够快速拆卸,由此在直径相差较大时也能够快速替换不同规格的变径调节套来实现稳定装夹,由此提升了装夹效率和适用性;而通过工件主体容置腔的设置以及轴向定位顶尖的设置,能够实现对于零部件轴向定位装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加工精度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花键液涨检具。
背景技术
在机加工领域中,一部分轴孔内零部件往往需要对其加工的基准圆跳动、形位误差等进行检测,而为了对其零部件能更好检测往往需要对其进行装夹定位,以此来满足检测精度的需求。
而现有在该类零部件的装夹普遍存在不易定位装夹的问题,尤其为了保证其检测精度,为此现有的装夹多采用专门的多级锥度芯轴的方式进行装夹定位,该类方法针对批量的同尺寸零部件定位;然而对于小批不同规格大小的定位往往需要采用不同的装夹工装,这显然会使得定位装夹的夹具替换频繁,不利于快速装夹,使得其加工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花键液涨检具,以提高装夹效率,提升其装夹的适用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花键液涨检具,该检具包括:第一检具主体与第二检具主体,所述第一检具主体一端加工有第一半腔,在第一检具主体上还加工有一与所述第一半腔连通的第一定位通道,所述第一定位通道内壁设置有第一液涨部;第二检具主体一端加工有第二半腔,所述第二检具主体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检具主体一端上,以使得所述第一半腔与第二半腔组合形成工件主体容置腔,所述第二检具主体上还加工有第二定位通道,所述第二定位通道内设置有第二液涨部;其中,所述第二定位通道内设置有变径调节套。
根据上述的内花键液涨检具,其检具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液涨部,并通过工件主体容置腔对工件进行容纳放置,且两端的液涨部实现其装夹,确保了其装夹的稳定性,而变径调节套的设置,使得能够通过变径调节套来对于不同规格的零部件进行径向装夹,提升了装夹的适用性和稳定性。
根据本申请的一方面,所述第一检具主体与第二检具主体上分别设置有加压螺钉,所述第一液涨部与所述第二液涨部分别连通有液涨通道,以使得通过加压螺钉来对液涨通道施加压力,所述液涨通道连接有一注液口。
以这种方式,能够实现通过液涨方式提供静压作用,确保装置的稳定性,且在调节加压螺栓时加压扭矩不得超过3N.m,以此来保证其加压的安全稳定性。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所述第一定位通道内设置有顶尖部,所述顶尖部的尖端抵紧工件,顶尖部其主体基准外圆跳动≤0.005mm,变径调节套其主体基准外圆跳动≤0.005mm。
以这种方式,通过顶尖部伸入能够在轴向对零部件进行定位,由此完成了轴向和径向的稳定定位,进而提升了其检测的稳定性和适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通过变径调节套的设置使得在对于不同规格的工件时能够实现稳定装夹,且由于变径调节套能够快速拆卸,由此在直径相差较大时也能够快速替换不同规格的变径调节套来实现稳定装夹,由此提升了装夹效率和适用性;而通过工件主体容置腔的设置以及轴向定位顶尖的设置,能够实现对于零部件轴向定位装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内花键液涨检具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诺特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诺特精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58500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