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齿条位置测量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2581992.4 | 申请日: | 2022-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84460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梁学志;蒋先平;顾兵;李永锋;袁志博;李明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人运通(山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17/08 | 分类号: | G01S17/08;G01S7/481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麦小婵 |
地址: | 266600 山东省青岛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齿条 位置 测量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齿轮移动测量装置的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齿条位置测量机构,包括:筒状壳体、穿设在所述筒状壳体内并可沿所述筒状壳体滑动的转向齿条、设置在所述转向齿条外表面上并可随所述转向齿条滑动的移动部,以及设置在所述筒状壳体的内壁上并与所述移动部配合以检测所述移动部位移的检测部;所述转向齿条与所述筒状壳体内壁之间间隔设置,所述移动部和所述检测部分别位于所述转向齿条与所述筒状壳体内壁之间的间隙内;所述转向齿条通过支撑结构支撑在所述筒状壳体的内壁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齿轮移动测量装置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齿条位置测量机构。
背景技术
在现代汽车中,经常需要用到转向齿条,一般是通过方向盘带动螺杆转动,螺杆与转向齿条配合以推动转向齿条(转向齿条可以参阅(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号:CN100436227C;主题名称:车辆转向装置;公开日:2005-04-06)中的左可动齿条轴10a或右可动齿条轴10b)(转向齿条可以参阅(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号:CN206691187U;主题名称:一种汽车转向齿条结构;公开日:2017-12-01)中的齿条2)移动(转向齿条沿转向齿条延伸方向移动)。转向齿条移动可改变汽车轮子的方向。通常转向齿条的移动距离不会去监测,或者转向齿条移动的距离通过与转向齿条啮合的螺杆转动行程来推理出转向齿条的移动距离,难以准确检测到转向齿条真实的移动距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齿条位置测量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难以检测转向齿条真实的移动距离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齿条位置测量机构,包括:筒状壳体、穿设在所述筒状壳体内并可沿所述筒状壳体滑动的转向齿条、设置在所述转向齿条外表面上并可随所述转向齿条滑动的移动部,以及设置在所述筒状壳体的内壁上并与所述移动部配合以检测所述移动部位移的检测部;所述转向齿条与所述筒状壳体内壁之间间隔设置,所述移动部和所述检测部分别位于所述转向齿条与所述筒状壳体内壁之间的间隙内;所述转向齿条通过支撑结构支撑在所述筒状壳体的内壁上。
进一步地,在与所述转向齿条垂直的方向上,所述检测部和所述移动部之间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转向齿条和所述筒状壳体分别沿预定直线方向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筒状壳体呈圆筒状。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结构为:设置在所述筒状壳体内壁上的环体,所述转向齿条滑动式穿设在所述环体内。
进一步地,所述环体与所述筒状壳体同轴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环体的数量为多个。
进一步地,在所述转向齿条的延伸方向上,所述检测部和所述移动部分别位于其中两个所述环体之间。
进一步地,移动部为:LC谐振电路;所述检测部为:与所述LC谐振电路配合的正弦激励线圈、与所述LC谐振电路配合的余弦激励线圈,以及与所述LC谐振电路配合的感应线圈;所述正弦激励线圈、所述余弦激励线圈,以及所述感应线圈依次沿所述筒体壳体布设。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部为:沿所述转向齿条延伸方向发射检测光束的激光测距仪;所述移动部为:位于所述检测光束路径上并可反射所述检测光束的反光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人运通(山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华人运通(山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58199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减振和定心功能的复合钻头
- 下一篇:一种LLC谐振变换器调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