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印刷电路板接触器及继电器用连接端子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222553677.0 | 申请日: | 2022-09-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5255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4 | 
| 发明(设计)人: | 冯峰;张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安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H50/14 | 分类号: | H01H50/14;H01H50/04;H05K1/18 |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8 | 代理人: | 崔婕 | 
| 地址: | 214028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印刷 电路板 接触器 器用 连接 端子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印刷电路板接触器及继电器用连接端子结构,包括接触器本体和继电器本体,所述接触器本体背离继电器本体一侧安装有接触器端子组件,继电器本体背离接触器本体一侧安装有继电器端子组件,所述接触器端子组件包括:接触器端盖,与接触器本体相契合,接触器针形端子,嵌设安装在接触器端盖上;接触器针形端子的两端均延伸至超出接触器端盖之外,所述继电器端子组件包括:继电器端盖,与继电器本体相契合,继电器针形端子,嵌设安装在继电器端盖上,继电器针形端子的两端均延伸至超出继电器端盖之外。本实用新型只需将接触器端盖和继电器端盖对应安装在接触器本体和继电器本体上,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制造成本,便于维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继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印刷电路板接触器及继电器用连接端子结构。
背景技术
国内实用的接触器接点的固定方式多采用螺丝固定,在这种固定方式的前提下,需要人工穿导线,将接触器上的导线穿过PCB板后,再采用锡焊的方式将导线端部与PCB板焊接相连。
例如:一接触器一次侧接点需通过导线连接至电源,二次侧需以导线连接至负载,上述作业共需要六条导线,每条人工穿线作业时间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印刷电路板接触器及继电器用连接端子结构,采用插针替代导线,在接触器上设计插针安装结构,从而提高安装效率。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印刷电路板接触器及继电器用连接端子结构,包括接触器本体和继电器本体,所述接触器本体背离继电器本体一侧安装有接触器端子组件,继电器本体背离接触器本体一侧安装有继电器端子组件,
所述接触器端子组件包括:
接触器端盖,与接触器本体相契合,
接触器针形端子,嵌设安装在接触器端盖上;接触器针形端子的两端均延伸至超出接触器端盖之外,
所述继电器端子组件包括:
继电器端盖,与继电器本体相契合,
继电器针形端子,嵌设安装在继电器端盖上,继电器针形端子的两端均延伸至超出继电器端盖之外。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接触器端盖上设有接触器端子安装位,所述接触器端子安装位至少设有两种,嵌设在接触器端子安装位中的接触器针形端子分别对应接触器本体的各通电位置高度。
接触器端子安装位包括:
第一接触器端子安装位,位于接触器端盖的竖直方向两侧,
第二接触器端子安装位,位于两侧第一接触器端子安装位之间,
所述第二接触器端子安装位的接触器针形端子竖直长度大于第一接触器端子安装位的接触器针形端子长度。
第一接触器端子安装位设置为嵌块,嵌块上设有用于容纳接触器针形端子的凹槽;接触器针形端子嵌设在该凹槽内。
凹槽的槽口位置,沿接触器针形端子轴向的宽度大于嵌块的轴向宽度。
第二接触器端子安装位处的接触器针形端子,其两端露在接触器端盖外,中段位置内嵌于接触器端盖中。
所述第二接触器端子安装位的顶部延伸出承托凸台,承托凸台衬于接触器针形端子的弯折段下方。
所述继电器端盖内设有继电器端子安装位,继电器端子安装位设置为沉槽,继电器针形端子嵌设于继电器端子安装位中。
接触器针形端子、继电器针形端子与外界PCB板配合,穿设在外界PCB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安科技(无锡)有限公司,未经台安科技(无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5536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于车棚或帐篷的旋转连接件
- 下一篇:一种码垛机器人限位保护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