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光模组、车灯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222547002.5 | 申请日: | 2022-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93674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8 |
发明(设计)人: | 张继明;肖博文;冯彬峰;陶璇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41/47 | 分类号: | F21S41/47;F21V23/00;F21W102/00;F21W103/00;F21W10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庄何媛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光 模组 车灯 车辆 |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发光模组、车灯及车辆,至少包括堆叠设置的发光层和封装层,所述发光层与柔性电路板连接,发光模组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至少沿所述发光层和所述封装层相对的两边设置,其中至少一边对应有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穿过所述支架向外延伸。通过在发光层和封装层的外边沿设置支架,使得柔性电路板可以在穿过支架后进行翻折操作,此时发光层所发出的光线被支架所遮挡,不会在柔性电路板处产生反光现象,以实现发光模组更优的发光效果呈现。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发光模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光模组、车灯及车辆。
背景技术
车灯已经逐渐进入车载市场,且凭借其特有的发光特性受高端汽车厂商的关注和青睐,国内外的各大汽车厂商均已开展试验并运用了自己的车灯产品。
传统发光模组在结构方面,仍存在诸缺陷,比如:传统的发光模组中的柔性电路板一端与发光模组中的发光层连接,多余的部分将翻折到封装层的背面,即封装层远离发光层的一面;封装层有一定的厚度,所以柔性电路板翻折后对应封装层厚度方向有一部分暴露,发光模组发光时,柔性电路板暴露的该部分受到自身对应发光模组以及相邻发光模组发出光的影响而反光(金属黄),会影响发光模组整体的显示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光模组、车灯及车辆,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柔性电路板翻折时导致的反光问题。
一方面,本公开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发光模组,至少包括堆叠设置的发光层和封装层,所述发光层与柔性电路板连接,发光模组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至少沿所述发光层和所述封装层相对的两边设置,其中至少一边对应有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穿过所述支架向外延伸。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架至少包括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沿所述发光层和所述封装层相对的两边设置,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有一定高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架还包括封堵板,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均安装在所述封堵板上;所述封装层与所述封堵板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架还包括第三挡板和第四挡板,所述第三挡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的其中一端连接,所述第四档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的另外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三挡板、第二挡板和第四挡板首尾相连形成一环形挡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光层包括发光区域和围绕所述发光区域的非发光区域,在所述第一挡板、所述第二挡板、所述第三挡板和所述第四挡板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挡板靠近发光层一侧的内壁设置有遮挡部件,所述遮挡部件的一部分遮挡所述非发光区域的至少一部分。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遮挡部件为反射棱镜,所述反射棱镜遮挡非发光区域的部分从非发光区域向发光区域延伸的距离为A,0≤A≤5m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反射棱镜的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对应所述反射棱镜的两个平面,其中一个平面贴附在至少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三挡板和第四挡板的内壁上,另一个平面正对所述发光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反射棱镜的横截面包括第一锐角D1和第二锐角D2,所述第一锐角D1和所述第二锐角D2的角度均在30°至60°之间,并且所述第一锐角D1和所述第二锐角D2的和为90°。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光层远离所述封装层的一侧贴附有滤光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滤光膜厚度≥25μ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滤光膜的边缘距离发光层的边缘距离为F,F≥0.5mm。
另一方面,本公开的实施例还有一种车灯,包括灯体总成,至少包括上述所述的至少一个所述发光模组,支架放置于灯体总成内部空间。
另一方面,本公开的实施例还有一种车辆,至少包括上述所述的车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5470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折叠装置及可折叠电子设备
- 下一篇:多功能利器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