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行人防疫消杀仓有效
申请号: | 202222533377.6 | 申请日: | 2022-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85293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8 |
发明(设计)人: | 时建平;黄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机场集团设备运维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2/22 | 分类号: | A61L2/22;A61L2/26;A61L2/24;F24F7/003;F24F7/007;F24F8/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崇智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7 | 代理人: | 王金双 |
地址: | 102607 北京市大兴区安定镇安***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行人 防疫 消杀仓 | ||
一种行人防疫消杀仓,包括,仓体、仓门、双侧进风系统、双侧排风系统,以及雾化消杀系统,其中,所述仓门分为前仓门和后仓门,分别安装在所述仓体的前侧和后侧;所述双侧进风系统、所述双侧排风系统、所述雾化消杀系统,分别设置在所述仓体的双侧侧壁内。本实用新型的行人防疫消杀仓,确保进入仓内的人员呼出的病毒和人体表面依附的病毒能有效灭杀,并由双侧排风系统的过滤杀毒装置净化后排出仓外,同时通道内保持进入过滤消毒后的新风,避免发生交叉感染,实现防疫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杀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行人防疫消杀仓。
背景技术
自传染性病毒疫情发生以来,给疫情防控工作带来巨大的挑战。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来往的行人之间存在交叉感染风险,因此疫情防控措施中包括在一些建筑入口设置防疫通道,对人员进行防疫消杀。
目前,防疫通道主要采用一套回循环通风净化系统,再采用侧面对吹或者侧面对吹与顶部下吹组合的方式对人员表面进行吹淋净化,如果有感染人员进入通道内,回风循环后感染人员呼出的病毒和人体表面依附的病毒可能继续存在于通道内,将会使后续进入的人员存在交叉感染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行人防疫消杀仓,向消杀仓内引入消杀后的新风,对仓内人员表面的衣物、呼出的病菌病毒进行消杀,将消杀仓内的气体经过消毒后排出仓外,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行人防疫消杀仓,包括,仓体、仓门、双侧进风系统、双侧排风系统,以及雾化消杀系统,其中,
所述仓门分为前仓门和后仓门,分别安装在所述仓体的前侧和后侧;
所述双侧进风系统、所述双侧排风系统、所述雾化消杀系统,分别设置在所述仓体的双侧侧壁内。
进一步地,还包括,人脸识别装置、自动门系统,以及紧急一键开门按钮,其中,
人脸识别装置安装在所述前仓门的一侧,用于识别人员身份及测量体温,身份识别和测温通过后,向自动门系统发送开门信号;
所述自动门系统接收到所述开门信号,自动打开所述仓门;
所述紧急一键开门按钮设置在所述仓体内部和外部,在行人防疫消杀仓发生故障时打开所述仓门。
进一步地,还包括安装在所述仓体内部的红外感应洗手机。
进一步地,所述双侧进风系统,包括进风口、进风机、过滤装置、进风管,以及多个风喷嘴,其中,
所述进风口分别设置在所述仓体外部两侧;
所述进风机位于进风口之后,由所述进风管连通到所述风喷嘴;
所述过滤装置安装在所述进风口处;
所述风喷嘴分别设置在所述仓体内的双侧壁上和顶部。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装置包括初效过滤和高效过滤。
进一步地,所述风喷嘴在双侧壁上相对设置,保证对吹的吹淋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双侧排风系统,包括排风进风口、排风机、过滤消毒装置、排风管,以及排风口,其中,
所述排风进风口设置在所述仓体内部的两面侧壁上;
所述排风口设置在所述仓体外部两侧;
所述排风机设置在所述排风口之后,由所述排风管连通到所述排风口;
所述过滤消毒装置安装在所述排风进风口处。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消毒装置包括初效尼龙网,纳米催化分子筛,光触媒催化网,高效H12过滤器和紫外线杀菌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机场集团设备运维管理有限公司,未经首都机场集团设备运维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5333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