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主轴内置反膛线压缩空气动力抛光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222532269.7 | 申请日: | 2022-09-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4618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0 |
| 发明(设计)人: | 林仕坚;陈乃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禾锐材料科技(浙江)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4B29/08 | 分类号: | B24B29/08;B24B41/00;B24B47/14;B24B47/16;B24B47/26;B24B55/00 |
| 代理公司: | 温州市品创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47 | 代理人: | 刘成文 |
| 地址: | 325600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天成街道***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主轴 内置 膛线 压缩空气 动力 抛光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无主轴内置反膛线压缩空气动力抛光装置,属于机械加工抛光领域,无主轴内置反膛线压缩空气动力抛光装置,包括装置主体,装置主体的一侧开设有空腔,空腔的内部插入安装有加工零件,装置主体的外壁开设有一对螺纹槽,且螺纹槽的一端与空腔的内部相互连通,螺纹槽的内部通过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杆,装置主体的另一侧开设有插槽,插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气管接头,且气管接头的一端延伸至装置主体的外侧,气管接头的一端插入安装有气管本体,加工零件的内部插入安装有抛光转子,抛光转子的表面开设反膛线槽,且反膛线槽为螺旋状,它可以实现不受主轴连接的限制,同时可以达到抛光无限长度零件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抛光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无主轴内置反膛线压缩空气动力抛光装置。
背景技术
抛光是指利用机械、化学或电化学的作用,使工件表面粗糙度降低,以获得光亮、平整表面的加工方法。是利用抛光工具和磨料颗粒或其他抛光介质对工件表面进行的修饰加工。抛光不能提高工件的尺寸精度或几何形状精度,而是以得到光滑表面或镜面光泽为目的,有时也用以消除光泽(消光)。通常以抛光轮作为抛光工具。抛光轮一般用多层帆布、毛毡或皮革叠制而成,两侧用金属圆板夹紧,其轮缘涂敷由微粉磨料和油脂等均匀混合而成的抛光剂。
基于上述,本发明人发现:传统普通的抛光设备的动力源由主轴传送,由于主轴传动其传动范围较低,可能会导致主轴的伸缩长度限制而限制了抛光的长度,长时间使用后,导致无法对不同长度的加工件进行抛光加工,同时传统的抛光装置大多其内部为设置有保护和防撞结构,从而会导致加工件在加工时产生损坏以及抛光组件受损的现象,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予以研究改良,提供无主轴内置反膛线压缩空气动力抛光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发明价值性的目的。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无主轴内置反膛线压缩空气动力抛光装置,它可以实现不受主轴连接的限制,同时可以达到抛光无限长度零件的目的。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无主轴内置反膛线压缩空气动力抛光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一侧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内部插入安装有加工零件,所述装置主体的外壁开设有一对螺纹槽,且所述螺纹槽的一端与空腔的内部相互连通,所述螺纹槽的内部通过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杆,所述装置主体的另一侧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气管接头,且所述气管接头的一端延伸至装置主体的外侧,所述气管接头的一端插入安装有气管本体,所述加工零件的内部插入安装有抛光转子,所述抛光转子的表面开设反膛线槽,且所述反膛线槽为螺旋状,所述抛光转子的外侧开设有一对填料密闭抛光槽,所述填料密闭抛光槽的内部设置有填充物料,所述抛光转子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轴承扣位,所述抛光转子的两端均设置有进气通道,两个所述轴承扣位的外侧均卡合安装有开放型轴承,所述加工零件的内部插入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推送杆。
进一步的,所述螺纹槽一端的敞口处固定安装有保护防压伤垫片,且所述保护防压伤垫片与加工零件的外壁紧密贴合,所述固定螺杆的一端与保护防压伤垫片的外壁相互贴合。
进一步的,所述气管本体的一端与气管接头的一端固定连接,且所述气管本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空压机。
进一步的,所述空腔内壁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橡胶缓冲垫,所述橡胶缓冲垫的一侧与加工零件的一端相互贴合,所述橡胶缓冲垫圆心孔的位置与插槽的位置相互对称。
进一步的,所述反膛线槽螺旋之间的间距相同,且一对所述填料密闭抛光槽的位置相互对称,所述反膛线槽与填料密闭抛光槽的位置相互平行。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进气通道位于抛光转子的两端,并相互对称,且两个所述进气通道相互远离的一侧均为敞口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禾锐材料科技(浙江)有限公司,未经禾锐材料科技(浙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53226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合材料U型件通用铣切夹持装置
- 下一篇:一种碳纤维复合产品的两段式冷却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