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进单出对称式螺旋散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2523411.1 | 申请日: | 2022-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86025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0 |
发明(设计)人: | 蔡烨琳;陈竞;炎心杰;景泽堃;邵依妙;秦忠阳;赵佳腾;刘昌会;李乐;吴红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湖北省生物农药工程研究中心;常州恒创热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56;H01M10/656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11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进单出 对称 螺旋 散热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装置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双进单出对称式螺旋散热装置。液冷流道包括流入流道以及流出流道,流道采用双进单出通道,端部换向流道设置为半圆环状型流道,中部换向流道设置为S型渐缩通道,一端连通于流入流道且另一端连通于流出流道。换向处设置为S型渐缩流道有效改善常见结构中180°折转导致的流动阻力损失。同时,双进单出流道的设置使得进口低温液体流速慢、出口高温液体流速快,相邻流道间冷热交替,有效的提高了液冷板整体的温度均衡性,差异性小,从而提升换热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提供一种双进单出对称式螺旋散热结构以及具有该流道结构的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散热技术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生物工程、航空航天等领域。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在充电和运行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热量的大量聚集会造成热失控,对人身和财产安全造成威胁。生物工程中的发酵连消等过程需要对封闭物料的温度大小和温度均匀性进行精准有效的控制,传统的风冷散热技术已经不能满足上述条件的控温需求。
液冷板由壳体及内部的液冷流道组成,壳体与热源相贴附,流经液冷通道的冷却液与热源进行热交换,从而达到散热控温的目的。
尽管液冷式冷板的散热性能优于空冷式冷板,但现有液冷式冷板的内部结构通常采用S形并行排列,均温性较差,且出现较多90度拐角或180度拐角结构,冷却液在流经上述拐角时常产生大量动能损失,影响液冷板的局部散热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内容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散热和均温优良的液冷板,旨在解决现有部分液冷板因空间局限性导致的冷板内部受热不均,局部热源高温问题,同时解决传热工质流动不均,冷却液流动较慢而冷却效果不佳的缺点,可有效提高冷板均温性,改善液冷板的散热性能。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双进单出对称式螺旋散热结构,其主要特征在于:液冷通道分布于液冷板呈对称的两部分,包括壳体以及设于壳体内的流入通道以及与渐缩通道相连的流出通道,流入流道螺旋向里,流出流道抵靠于流入流道螺旋向外。进口液体由液冷板中部一端进入沿冷板中线一分为二螺旋向两端流进,出口液体由冷板中部一端汇出。
所述液冷板内部设有第一冷却腔和第二冷却腔,两者结构相同,互相对称。
(下以第一冷却腔为例)。
进一步的,第一冷却腔中液体由流入孔进入,相继通过液冷第一流道第一弧形拐角、液冷第一流道第二弧形拐角、液冷第一流道第三弧形拐角。
进一步的,液冷第一冷却腔中液体由入口进入,相继通过液冷第二流道第一弧形拐角、液冷第二流道第二弧形拐角、液冷第二流道第三弧形拐角。
进一步的,液冷第一流道第三弧形拐角与液冷第二流道第三弧形拐角流入汇流通道。
进一步的,汇流通道与流出流道连接,相继通过汇流流道第一弧形拐角、汇流流道第二弧形拐角、汇流流道第三弧形拐角、汇流流道第四弧形拐角,后通过流出孔流出。
优选的,流入孔与液冷第一流道第一弧形拐角由直流道相连,液冷第一流道第一弧形拐角与液冷第一流道第二弧形拐角由直流道相连,液冷第一流道第二弧形拐角与液冷第一流道第三弧形拐角由直流道相连。
优选的,流入孔与液冷第二流道第一弧形拐角由直流道相连,液冷第二流道第一弧形拐角与液冷第二流道第二弧形拐角由直流道相连,液冷第二流道第二弧形拐角与液冷第二流道第三弧形拐角由直流道相连。
优选的,汇流通道与汇流流道第一弧形拐角由直流道相连,汇流流道第一弧形拐角与汇流流道第二弧形拐角由直流道相连,汇流流道第二弧形拐角与汇流流道第三弧形拐角由直流道相连,汇流流道第三弧形拐角与汇流流道第四弧形拐角由直流道相连,汇流流道第四弧形拐角与流出孔由直流道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湖北省生物农药工程研究中心;常州恒创热管理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矿业大学;湖北省生物农药工程研究中心;常州恒创热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5234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粮食麸皮振筛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发热保暖的凹凸肌理立体面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