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尾门加强件和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222518770.8 | 申请日: | 2022-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82873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3 |
发明(设计)人: | 蔡进军;彭荣华;赵辉;张婧;费望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智己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5/10 | 分类号: | B60J5/10 |
代理公司: | 上海瀚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1 | 代理人: | 冯珺;温猛 |
地址: | 20121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强 车辆 | ||
本申请涉及车辆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尾门加强件和车辆。一种尾门加强件,设置在车辆尾门的铰链及支撑区域,所述尾门加强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区域的支撑加强板和设置在所述铰链区域的铰链加强板,所述支撑加强板和所述铰链加强板连接,其中,所述支撑加强板和所述铰链加强板一体成型,以提高尾门结构加强件的性能和提高加强件焊接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尾门加强件和车辆。
背景技术
在车辆尾门的设计开发过程中,保证车辆尾门的刚度是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工作之一。一般为了保证车辆尾门的刚度,设计上要在尾门铰链区域及撑杆安装区域安装位置之间首先布置一层加强板,随后在加强板的基础上再布置一层金属加强件,通过螺钉安装、粘胶等安装形式将该组合件与内板连接。
然而,选用金属加强件作为车辆的尾门加强件,其虽然保证了较强的刚度,但是由于金属本身的特性,导致尾门加强件整体重量较重,不符合汽车轻量化的发展趋势;同时,由于尾门铰链区与尾门支撑区域的位置并不在一条直线上,导致需要将尾门加强件分为两部分焊接后再与车辆尾门焊接,导致尾门加强件的安装效率不高且无法保证质量的一致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尾门加强件和车辆,以提高尾门结构加强件的性能和提高加强件焊接效率。
本申请提供一种尾门加强件,设置在车辆尾门的铰链及支撑区域,所述尾门加强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区域的支撑加强板和设置在所述铰链区域的铰链加强板,所述支撑加强板和所述铰链加强板连接,其中,
所述支撑加强板和所述铰链加强板一体成型。
可选的,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加强板和所述铰链加强板的厚度不同,所述支撑加强板和所述铰链加强板通过不等料厚生产工艺制成。
可选的,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尾门内板与所述尾门加强件由同一材料制成,所述尾门加强件与所述尾门内板通过嵌入注塑工艺一体成型。
可选的,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加强板的厚度小于所述铰链加强板的厚度。
可选的,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尾门加强件上所述支撑加强板与所述铰链加强板的连接处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尾门内板上与所述定位孔对应位置的接触侧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孔形状相同的定位栓。
可选的,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加强板与所述铰链加强板近似垂直设置,所述支撑加强板上设置有安装孔以安装车辆尾门的支撑杆,所述铰链加强板上设置有安装孔以安装铰链。
可选的,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铰链加强板上设置有至少两条加强筋,所述定位孔设置在所述两条加强筋中间。
可选的,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加强板优选厚度为1mm,所述铰链加强板优选厚度为2.2mm-2.4mm。
可选的,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加强板与用于支撑所述车辆车身与车门的支撑杆连接,所述铰链加强板与用于连接所述车辆车身与车门的铰链连接。
相应的,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一种尾门加强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通过将所述支撑加强板和所述铰链加强板设置为一体成型,无需电焊,能够大幅提高现有的金属尾门加强件带来的安装效率不高的问题,同时也能够满足车辆的轻量化需求,降低金属尾门加强件的重量,提高车辆的使用耐久,提高尾门结构加强件的性能和提高加强件焊接效率;
通过将尾门加强件不同区域设置为不同厚度,在不同区域采用不同的料厚,能够根据尾门的受力情况做针对性加强,实现对于尾门的结构做进一步加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智己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智己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51877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充电装置和车辆
- 下一篇:汽车空调出风装置及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