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慧灯杆报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2494893.2 | 申请日: | 2022-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84137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31 |
发明(设计)人: | 董联杰;苏锋;朱启然;陈攀杰;熊立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25/10 | 分类号: | G08B25/10;H04N7/18;H04Q5/24;G01S19/13 |
代理公司: | 成都厚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55 | 代理人: | 徐煊 |
地址: | 610036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慧 灯杆 报警装置 | ||
1.一种智慧灯杆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安装在所述灯杆上的结构本体,所述结构本体上设置有主控模块、一键报警模块、可充电蓄电池模块、DCDC稳压模块、GPS定位模块、无线通信模块、语音对讲模块、第一电压监测模块和第二电压监测模块;
所述可充电蓄电池模块的第一端用于与所述灯杆的配电模块输出端连接,可充电蓄电池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DCDC稳压模块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DCDC稳压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主控模块的供电端连接;
所述一键报警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DCDC稳压模块的第二端连接,一键报警模块的第二端与主控模块的报警触发端连接;
所述GPS定位模块与主控模块的第一通信端连接;
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的第一端用于与外部的网络接警机通信连接,无线通信模块的第二端与主控模块的第二通信端连接;
所述语音对讲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的第三通信端连接;
所述第一电压监测模块的第一端与可充电蓄电池模块的第二端连接,第一电压监测模块的第二端与主控模块的第一ADC端连接;
所述第二电压监测模块的第一端用于与所述灯杆的配电模块输出端连接,第二电压监测模块的第二端与主控模块的第二ADC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慧灯杆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装置还包括第一防雷电浪涌保护模块和第二防雷电浪涌保护模块;
所述第一防雷电浪涌保护模块串接在所述灯杆的配电模块输出端和所述可充电蓄电池模块的第一端之间;
所述第二防雷电浪涌保护模块串接在所述一键报警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主控模块的报警触发端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慧灯杆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为NBIOT无线通信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慧灯杆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装置还包括第一分压电阻单元;所述第一分压电阻单元的第一端用于与所述灯杆的配电模块输出端连接,第一分压电阻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防雷电浪涌保护模块远离可充电蓄电池模块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压监测模块包括第二分压电阻单元和第一差分放大单元;所述第二分压电阻单元的第一端与第一分压电阻单元的第二端连接,第二分压电阻单元的第二端与第一差分放大单元的第一端连接,第一差分放大单元的第二端与主控单元的第二ADC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慧灯杆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装置还包括第三分压电阻单元;所述第三分压电阻单元的第一端与所述可充电蓄电池模块的第二端连接,第三分压电阻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DCDC稳压模块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压监测模块包括第四分压电阻单元和第二差分放大单元;所述第四分压电阻单元的第一端与第三分压电阻单元的第二端连接,第四分压电阻单元的第二端与第二差分放大单元的第一端连接,第二差分放大单元的第二端与主控单元的第一ADC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慧灯杆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模块包括单片机,所述单片机采用的型号为STM32F407。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慧灯杆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雷电浪涌保护模块包括多个第一TVS二极管,各个所述第一TVS二极管的负极均与所述灯杆的配电模块输出端连接,各个所述第一TVS二极管的负极还与所述可充电蓄电池模块的第一端连接,各个所述第一TVS二极管的正极均接地。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慧灯杆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雷电浪涌保护模块包括多个第二TVS二极管,各个所述第二TVS二极管的负极均与所述主控模块的报警触发端连接,各个所述第二TVS二极管的负极还与所述一键报警模块的第二端连接,各个所述第二TVS二极管的正极均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49489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沥水装置
- 下一篇:具有气道结构的气动腰托泵阀一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