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神经内科手部训练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222490584.8 | 申请日: | 2022-09-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1877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3 |
| 发明(设计)人: | 黄景陶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景陶 |
| 主分类号: | A63B23/16 | 分类号: | A63B23/16;A63B21/05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62399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柳城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神经内科 训练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康复器具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神经内科手部训练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上端开设有观察口,所述外壳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调节组件和康复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把手、螺纹杆、放置板和海绵垫,所述康复组件包括弹簧一、圆环、按压板和弹簧二,通过转动把手带动螺纹杆转动,进而使得放置板上升,通过放置板和海绵垫将手臂固定,防止训练时手臂借力,使得康复训练效果更好,将手指插入圆环中然后攥紧手指,通过弹簧一对手指进行训练,手掌向下按压按压板,通过弹簧二对手掌进行训练,这样通过康复组件达到了对整个手部进行综合训练的有益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康复器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神经内科手部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手是运动器官,在生活和工作中最容易造成创伤。手外伤后的功能障碍是因瘢痕挛缩、肌腱粘连、肿胀、关节硬直、组织缺损、伤口长期不愈等造成的运动和感觉障碍,康复治疗的早期介入,可以使手部外伤的病人术后效果及功能恢复有明显的提高。
目前市面上相关手部锻炼的器械并不多,而且大多都只会针对手腕部进行锻炼,不能对包括手指在内的整个手部进行综合训练,手部锻炼效果并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神经内科手部训练装置,具备对整个手部进行综合训练的有益效果,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到不能对包括手指在内的整个手部进行综合训练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神经内科手部训练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上端开设有观察口,所述外壳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调节组件和康复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把手、螺纹杆、放置板和海绵垫,所述康复组件包括弹簧一、圆环、按压板和弹簧二。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螺纹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移动块,所述外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导轨,所述移动块的上端活动连接有支撑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支撑杆与放置板转动连接,所述导轨与移动块滑动连接,所述把手与螺纹杆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外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柱和圆筒,所述按压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导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弹簧一的一端与支柱固定连接,所述弹簧一的另一端与圆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二的上端与导杆固定连接,所述弹簧二的下端与圆筒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导杆与圆筒滑动连接,所述康复组件设置在观察口的正下方。
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神经内科手部训练装置,通过转动把手带动螺纹杆转动,进而使得放置板上升,通过放置板和海绵垫将手臂固定,防止训练时手臂借力,使得康复训练效果更好。
2、该神经内科手部训练装置,将手指插入圆环中然后攥紧手指,通过弹簧一对手指进行训练,手掌向下按压按压板,通过弹簧二对手掌进行训练,这样通过康复组件达到了对整个手部进行综合训练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调节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康复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2、观察口;3、调节组件;4、康复组件;301、把手;302、螺纹杆;303、导轨;304、移动块;305、支撑杆;306、放置板;307、海绵垫;401、支柱;402、弹簧一;403、圆环;404、按压板;405、圆筒;406、导杆;407、弹簧二;408、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景陶,未经黄景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49058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主减速器总成轻量结构
- 下一篇:一种道路施工用抹光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