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感应灯条的充电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222446332.5 | 申请日: | 2022-09-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2167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3 | 
| 发明(设计)人: | 成晶晶;张路路;杨高亚;杨庆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雅迪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F21V23/00;F21V23/04 |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8 | 代理人: | 过顾佳 |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感应 充电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感应灯条的充电器,涉及光控技术领域,包括光控电路、主控电路和设置在充电器输出端口上的灯条,光控电路中的三极管的通断状态基于环境光传感器受光照影响程度而改变,进而第二电阻的电平状态也相应改变,且第二电阻的电平状态连接主控电路的输入,主控电路的输出连接光控电路的双向可控硅的控制端,主控电路用于根据光控电路输出的电平状态控制双向可控硅的通断,双向可控硅接在灯条与充电器电源的回路上,从而实现环境光不足时灯条的自动点亮,便于充电器输出端口与车端充电接口的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控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带有感应灯条的充电器。
背景技术
如今,电动两轮车在生活中的使用越来越普遍,是很多人短途出行的首选方式。电动两轮车主要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而电池是电能的能量来源,充电器主要给电池补充能量。由于充电时间较长,很多人选择在夜晚充电,但是目前很多充电场所,比如车棚、充电桩等地点目前未提供夜间照明服务,所以在灯光不足环境下使用充电器时,需要借助灯光寻找充电接口。然而,目前的充电器输出端及车端充电接口处均未安装照明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发明人针对上述问题及技术需求,提出了一种带有感应灯条的充电器。在充电器输出端口处安装感应灯条,便于人们在灯光不足环境下使用该充电器时能够方便、快捷的完成充电器与车端充电接口的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带有感应灯条的充电器,包括:
光控电路,包括电容、第一电阻、二极管和稳压管组成的电容降压整流电路,以及三极管、环境光传感器、第二电阻和双向可控硅组成的光电开关电路;充电器电源正极连接第一电阻的一端,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二极管的阳极和稳压管的阴极,二极管的阴极分别连接电容正极和三极管的集电极,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环境光传感器的一端,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第二电阻连接充电器电源负极,稳压管的阳极、电容负极和环境光传感器的另一端连接充电器电源负极;环境光传感器设置在充电器外部,三极管的通断状态基于环境光传感器受光照影响程度而改变,进而第二电阻的电平状态也相应改变;
主控电路,输入端连接在三极管发射极与第二电阻之间,输出端连接双向可控硅的控制端,用于根据光控电路输出的电平状态控制双向可控硅的通断,光控电路和主控电路均设置在充电器内部;
灯条,设置在充电器输出端口上,充电器电源正极还连接灯条的阳极,灯条的阴极连接双向可控硅的一端,充电器电源负极连接双向可控硅的另一端,且充电器电源负极连接地端,实现环境光不足时灯条自动点亮。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光控电路还包括电位器和第三电阻,电位器的第一端和控制端连接二极管的阴极,电位器的第二端通过第三电阻连接三极管基极,电位器用于调节三极管基极的电位高低,从而实现光控电路灵敏度的调整。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灯条内部设置至少一个灯珠,且灯条内部轮廓设计为锯齿形状,灯条内部印刷导光油墨。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灯条选用软质的透光条,以亚克力作为内层,氟树脂作为外层包裹。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主控电路基于充电器的MCU实现。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环境光传感器基于光敏三极管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通过充电器内部的光控电路、主控电路与外部的环境光传感器之间的硬件电路配合,实现灯光不足时灯条自动点亮、灯光充足时灯条自动熄灭,便于人们在灯光不足环境下使用该充电器时能够方便、快捷的完成充电器与车端充电接口的连接;通过合理设计灯条内部轮廓形状及材料的选用,仅用一个灯珠就能实现高亮度、全范围照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带有感应灯条的充电器原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雅迪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雅迪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4463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