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河道环境修复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222433891.2 | 申请日: | 2022-09-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3460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0 |
| 发明(设计)人: | 赵辰瑾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中恒园林建设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B3/12 | 分类号: | E02B3/12;E02B3/02;E02B5/02;E02B3/16;E03F3/02;C02F3/32;C02F3/3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和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4 | 代理人: | 朱秀琴 |
| 地址: | 313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河道 环境 修复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河道环境修复结构,涉及河道治理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河道底部、第一护坡和第二护坡,第一护坡位于较低处,第二护坡位于较高处,且两者均为植被区;河道底部位于第一护坡一侧设有沟槽和位于沟通两侧的第一渠体和第二渠体;沟槽内设有水生植物,第一渠体设有连通沟槽和第一护坡底部的第一管道,第二渠体设有连通沟槽和河道的第二管道。河道内的水流动至沟槽,沟槽内具有水生植物、动物及微生物,沟槽内的水量、水位和流速等方面满足水生物生长的条件。可以增加水体的自净能力,改善水质,消除或减轻水污染,使水体在质量方面满足水生物生长的条件;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河道治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河道环境修复结构。
背景技术
由于人类的活动,不断地向河流中排放各种污染物质,河流的自净能力是有限的,当排入河流中的污染物超过自净能力,改变了河流原有生态系统的能量交换和物质循环过程,破坏了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与动力学过程和河流系统的稳定性,进而造成河流生态环境的退化与服务功能的下降,影响了人类对河流的可持续利用时,便形成污染。
参考图1,目前的河道的底部均为混凝土结构,并延伸至河道的侧边,利用混凝土隔断土壤与河道,并利用混凝土的结构强度造型。河道隔断的靠内侧为植被区,种植草皮和树木一类的植物。该种方式下,完成了河道的成立和植被区的隔断,但是对于河道的生态化治理并无帮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河道环境修复结构,其具有水生态治理修复河道的污水的优点。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河道环境修复结构,包括河道底部、第一护坡和第二护坡,第一护坡位于较低处,第二护坡位于较高处,且两者均为植被区;所述河道底部包括自下而上的碎土层、粗纱垫层、防水毯、钢筋砼层;
所述河道底部位于第一护坡一侧设有沟槽和位于沟通两侧的第一渠体和第二渠体;所述沟槽内设有水生植物,第一渠体设有连通沟槽和第一护坡底部的第一管道,第二渠体设有连通沟槽和河道的第二管道;
所述河道底部位于第二护坡一侧设有挡土墙和防渗层,挡土墙和防渗层内设有连通第二护坡底部和河道的第三管道。
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护坡的植被区自下而上有素土层、至少200mm深度的培植土层、至少300mm深度的第一表土层,所述第一表土层具有灌木种植物。
进一步设置:所述沟槽的底部设有至少300mm深度的第二表土层。
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渠体和第二渠体的顶部设有花岗岩石块。
进一步设置:所述河道底部的低处设有排水管,高处设有溢水管,排水管和溢水管连接雨水井,雨水井与沟槽设有进水管,排水管和进水管上均设有阀门。
进一步设置:所述河道底部上设有水泥砂浆层和粒径为20-80mm的卵石层。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由于本发明采用在河道的侧边增加一个能够与河道内的水产生流动的沟槽,沟槽内具有水生植物、动物及微生物,沟槽内的水量、水位和流速等方面满足水生物生长的条件。可以增加水体的自净能力,改善水质,消除或减轻水污染,使水体在质量方面满足水生物生长的条件;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背景技术示意图;
图2是沟槽及第一护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河道底部及第二护坡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中恒园林建设有限公司,未经湖州中恒园林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4338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层板置物架
- 下一篇:一种带有预警功能的储油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