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含氟尾气净化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222418370.X | 申请日: | 2022-09-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91438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 发明(设计)人: | 陈启锐;苏明业;许森;陈庭波;杨春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核四0四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21F9/02 | 分类号: | G21F9/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赵志远 |
| 地址: | 730080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尾气 净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含氟尾气净化装置,包括:壳体,用于为放射性含氟尾气净化反应提供密闭空间;木炭隔板,固定在所述壳体内部,其上放置有用于与含氟尾气反应的木炭;温度测量计,用于测取壳体内部反应温度;进气流量调节系统,接至所述壳体的进气口,用于依据所述温度测量计测得的反应温度以调节进入壳体的含氟尾气流量;处理后尾气含氟测量系统,用于检测净化处理后尾气的含氟量并将含氟量未达标的尾气重新输入至壳体的进气口进行二次净化处理;所述壳体的进气口、木炭隔板、温度测量计、捕油网、壳体的出气口沿所述壳体纵向自下而上依次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在狭小密闭空间中连续使用且无需频繁更换吸附剂,安全性更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含氟尾气净化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含氟尾气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氟的化学性质极为活泼,是氧化性最强的物质之一,有剧毒,能与多种元素化合形成氟化物,氟污染对动植物的危害很大,所以不能够直接排放至大气中。目前含氟尾气处理技术主要是通过吸收(湿法)、吸附(干法)、稀释三种方法。吸附(干法)是利用氧化铝的吸附性将氟气吸收得到含氟氧化;或用木炭与氟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无色无味无毒的四氟化碳气体,而且四氟化碳化学性质非常稳定不会发生分解而且可以回收用于其他领域产生一定经济效益。
核工业领域生产过程中产生含氟尾气还夹杂少量具有放射性物质气体。若使用需要更换的吸附剂将产生更多放射性废物,会增加放射性废物处理难度并而延长更换吸附剂的时间,导致操作者承受更多放射性计量,会严重影响身体健康;此外,放射性废物处理将增加大量工作量和生产成本。
基于上述技术缺陷,需要设计一种含氟尾气净化装置,从而减少吸附剂的更换频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在狭小的密闭空间中能够连续使用并且不需要频繁更换吸附剂的含氟尾气净化装置,以提高放射含氟尾气净化处理的安全性及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含氟尾气净化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壳体,用于为放射性含氟尾气净化反应提供密闭空间;
木炭隔板,固定在所述壳体内部,其上放置有用于与放射性含氟尾气反应以净化氟气的木炭;
温度测量计,用于测取壳体内部的反应温度;
进气流量调节系统,接至所述壳体的进气口,用于依据所述温度测量计测得的反应温度以调节进入壳体的放射性含氟尾气流量;
处理后尾气含氟测量系统,接至在所述壳体的出气口,用于检测净化处理后尾气的含氟量,并将含氟量未达标的尾气重新输入至壳体的进气口进行二次净化处理;
捕油网,搁置在所述壳体内,用于提前过滤壳体出气口输出处理后尾气中的焦油;
所述壳体的进气口、木炭隔板、温度测量计、捕油网、壳体的出气口沿所述壳体纵向自下而上依次设置。
优选地,所述捕油网为多层金属滤网结构;所述捕油网为材质为不锈钢或黄铜的捕油网。
优选地,所述捕油网上还设置有用于从壳体中提出所述捕油网的吊钩。
优选地,所述木炭隔板为开有若干孔的木炭隔板。
优选地,所述温度测量计安装在壳体侧面,且纵向设置在所述木炭隔板上方的设定距离处,以测取壳体内净化反应的最高温度。
优选地,所述设定距离的范围为50-150mm。
优选地,所述进气流量调节系统包括PLC控制器和流量调节阀;所述PLC控制器的输入端与所述温度测量计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核四0四有限公司,未经中核四0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41837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稳定性好的底座
- 下一篇:一种水利工程施工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