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茶叶生产用茶叶翻炒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2418068.4 | 申请日: | 2022-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87369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胡必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千岛湖鸠茗茶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杭州敦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96 | 代理人: | 郭莹 |
地址: | 31170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叶 生产 用茶 翻炒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翻炒装置技术领域的一种茶叶生产用茶叶翻炒装置,包括壳体、支撑杆、转动箱、搅拌杆、安装箱和控制面板,所述支撑杆转动连接在所述壳体的底部右侧,所述转动箱转动连接在所述壳体的内腔,所述搅拌杆固定连接在所述转动箱的内侧壁,所述安装箱固定连接在所述壳体的左侧边中间,所述控制面板位于所述壳体的下侧,该茶叶生产用茶叶翻炒装置,结构设计合理,实现了改变壳体的倾斜角度代替掏取的方式,便于操作人员将翻炒装置内部的茶叶取出,提高了翻炒装置实际使用时的效果,实现了翻炒装置单次加工的份量大,缩短了翻炒装置需要的加工时间,有利于翻炒装置实际使用时的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翻炒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茶叶生产用茶叶翻炒装置。
背景技术
茶叶生产又称“制茶”,是将茶树鲜叶经过各道加工工序,制成各种半成品茶或成品茶的过程,其中为了去除茶叶中多余的水份,需要对茶叶进行翻炒,为了完成这种加工,需要使用翻炒装置进行加工。
现有的翻炒装置进行出料时,需要操作人员通过借助辅助工具将内部的茶叶掏出,操作过程繁琐复杂,同时存在残留的情况,影响翻炒装置实际使用时的效果,并且现有的翻炒装置,一般都是通过单个搅拌杆,对翻炒装置内部的茶叶进行搅动,单次搅拌的份量小,同时需要搅拌的时间长,影响翻炒装置实际使用时的工作效率,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茶叶生产用茶叶翻炒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叶生产用茶叶翻炒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了翻炒装置出料过程繁琐复杂,翻炒装置使用时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茶叶生产用茶叶翻炒装置,包括壳体、支撑杆、转动箱、搅拌杆、安装箱和控制面板,所述支撑杆转动连接在所述壳体的底部右侧,所述转动箱转动连接在所述壳体的内腔,所述搅拌杆固定连接在所述转动箱的内侧壁,所述安装箱固定连接在所述壳体的左侧边中间,所述控制面板位于所述壳体的下侧,所述支撑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且所述控制面板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的顶部右侧,所述底座的顶部左侧开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气缸,且所述气缸的输出端转动连接在所述壳体的底部左侧。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壳体的底部中间固定连接有加热装置。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转动箱的右侧壁铰接有盖板。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搅拌杆的末端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安装箱的内腔左侧壁中间固定连接有电机,且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贯穿所述安装箱的内腔右侧壁中间和所述壳体的左侧壁中间,并插接在所述转动箱的左侧壁中间。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控制面板电性连接加热装置、气缸和电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茶叶生产用茶叶翻炒装置,在进行出料时,打开转动箱右侧的盖板,通过气缸的伸长,推动壳体的左侧上升,同时随着角度的变化,气缸带动滑块向滑槽的右侧移动,壳体基于支撑杆的转动点顺时针转动,从而将转动箱内部的茶叶倒出,实现了改变壳体的倾斜角度代替掏取的方式,便于操作人员将翻炒装置内部的茶叶取出,提高了翻炒装置实际使用时的效果。
2、该茶叶生产用茶叶翻炒装置,在进行翻炒时,加热装置通过壳体将热量传递至转动箱,同时电机带动转动箱转动,利用转动箱内部的多个搅拌杆对茶叶进行搅动,内部茶叶受热更均匀,实现了翻炒装置单次加工的份量大,缩短了翻炒装置需要的加工时间,有利于翻炒装置实际使用时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千岛湖鸠茗茶叶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千岛湖鸠茗茶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41806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空玻璃密封压片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茶叶除渣翻炒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