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折叠垫有效
| 申请号: | 202222408017.3 | 申请日: | 2022-09-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7380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 发明(设计)人: | 卢向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绵羊抗疲劳垫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7C16/00 | 分类号: | A47C16/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杨雪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同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折叠 | ||
本申请涉及一种折叠垫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能便携式折叠垫,包括垫体,还包括第一垫本体、第二垫本体和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设置在所述垫体的一端,所述第一垫本体能够以所述连接机构为中心相对所述第二垫本体转动。第一垫本体、第二垫本体均由支撑底板层、软体回弹性层组成,还包括收拢定位块,在收拢时,所述支撑底板层和所述收拢定位块因磁力吸附固定。本申请折叠垫第一垫本体和第二垫本体采用转动连接,连接机构可拆卸,垫体上还包括支撑底板层、软体回弹性层,还可设置收拢定位块,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具有易拆卸和更换配件,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使用方便且舒适感强,同时携行简捷,各折叠垫本体靠近后可自行收折,折叠后结合牢固,不易错位及松动,方便收纳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叠垫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能便携式折叠垫。
背景技术
人跪或躺在地面上修车等工作时,因长时间处于工作状态,膝盖等身体部位接触地面易受硬质地面带来的伤害,目前常在地上垫一块辅助垫,人可以跪或躺在辅助垫上工作。现有的辅助垫常设计成可折叠,由于折叠垫子之间只是单纯的拼接在一起,不方便拆卸和更换配件,且各折叠垫子多以对折方式进行收纳,垫体之间折叠后结合不牢固,易错位及松动,同时垫子拼接时,需要多块垫体,增加了垫子拼接的复杂性,目前垫体多为塑胶制造的垫子,使用舒适感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便携式折叠垫。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以下方案:
一种便携式折叠垫,包括垫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垫体包括第一垫本体、第二垫本体和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设置在所述垫体的一端,所述第一垫本体能够以所述连接机构为中心相对所述第二垫本体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垫本体、第二垫本体通过连接机构可拆卸连接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垫本体、第二垫本体均包括支撑底板层、软体回弹性层,所述支撑底板层通过粘合方式可拆卸连接固定于所述软体回弹性层下方。
进一步的,还包括收拢定位块,所述收拢定位块设置在所述第二垫本体上,所述收拢定位块与所述第二垫本体可拆卸连接固定,所述收拢定位块设置于第二垫本体与第一垫本体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垫本体的软体回弹性层和所述支撑底板层设置第一贯穿通孔、第二垫本体的软体回弹性层设置第二贯穿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贯穿通孔、第二贯穿通孔均分为上部容腔和下部容腔,所述第一贯穿通孔的上部容腔口径大于所述第一贯穿通孔的下部容腔口径,所述第二贯穿通孔的下部容腔口径大于所述第二贯穿通孔上部容腔口径。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机构通过贯穿通孔连接固定第一垫本体和第二垫本体。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机构贯穿第一垫本体、第二垫本体的软体回弹性层,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螺栓、螺母、垫片、塞体和粘性毛扣,所述连接机构沿贯穿方向由第一垫本体到第二垫本体的软体回弹性层依次分布粘性毛扣、塞体、螺母、垫片、螺栓、塞体、粘性毛扣。
进一步的,所述软体回弹性层由单一材质或多层材质组合而成,所用材料采用具有回弹力的发泡塑料单一组成或多种相互交叉组合而成,所述支撑底板层由单层或多层磁力材料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绵羊抗疲劳垫有限公司,未经厦门绵羊抗疲劳垫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4080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植筋孔深度及其间距测量装置
- 下一篇:挡砟板及挡砟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