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聚乙烯管生产用冷却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222397202.7 | 申请日: | 2022-09-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5191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4 |
| 发明(设计)人: | 臧秀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链桥(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8/885 | 分类号: | B29C48/885;B29C48/09;B29C48/355;B29K23/00 |
| 代理公司: | 重庆知育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96 | 代理人: | 郭逸青 |
| 地址: | 102453 北京市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乙烯 生产 冷却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聚乙烯管生产用冷却装置,包括喷淋罩、循环水池、双向丝杆调节机构和搅拌机构,所述喷淋罩的内部安装有收水斗,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双向丝杆调节机构,竖向丝杆调节机构可对对称设置的导向辊进行间距调节,通过调节导向辊的间距可适应不同直径的聚乙烯管道的输送,从而方便对不同直径聚乙烯管道进行冷却,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循环水池,循环水池内安装有搅拌机构,搅拌机构不断的搅拌循环水池内的水体可以快速的对循环水池内的水体进行降温,使得循环水池内的水能够循环供应到上部喷淋管内用于对聚乙烯管道进行冷却降温,从而使得冷却水可以被循环利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达到节水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聚乙烯管生产用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聚乙烯管又称PE管,PE管在目前中国的市政管材市场稳步发展,PE管、PP-R管、UPVC管都占有一席之地,其中PE管强劲的发展势头最为令人瞩目。聚乙烯管在挤出后需要冷却定型,现在常常采用的降温方法主要是自然冷却和水冷冷却,水冷冷却通常是将聚乙烯管体放置在带有喷淋系统的输送架上,让聚乙烯管体通过带有喷淋系统的输送架便可实现对其进行冷却,但是,现有的水冷冷却装置存在以下不足;
1、现有的水冷冷却装置冷却水使用后均直接排放到地面上,水资源无法重复利用,消耗量大,不符合节能环保理念。
2、现有的水冷冷却装置的输送架无法根据聚乙烯管道直径的不同进行适应性调节,导致现有的水冷冷却装置不方便对不同直径聚乙烯管道进行冷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乙烯管生产用冷却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聚乙烯管生产用冷却装置,包括喷淋罩、循环水池、双向丝杆调节机构和搅拌机构,所述喷淋罩的内部安装有收水斗,所述收水斗的正下方设置有循环水池,所述收水斗的正上方设置有双向丝杆调节机构,所述双向丝杆调节机构上左右对称安装有支柱,所述支柱上安装有导向辊,所述喷淋罩内壁上安装有喷淋管,所述喷淋管的一端与安装在喷淋罩一侧外壁上的循环水泵出水端连接,所述循环水泵进水端连接有循环水管,所述循环水管的另一端与循环水池连接,所述循环水池上安装有搅拌机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双向丝杆调节机构包括滑杆、滑板、双向丝杆和双向丝杆螺母,所述滑杆横向安装在喷淋罩内,所述滑杆的下方喷淋罩内安装有双向丝杆,所述双向丝杆的一端与安装在喷淋罩一侧内壁上的轴承转动连接,所述双向丝杆另一端与安装在喷淋罩外的丝杆电机转轴直连,所述双向丝杆上安装有双向丝杆螺母,所述双向丝杆螺母与滑板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双向丝杆螺母共两个,两个所述双向丝杆螺母分别安装在双向丝杆的两段螺纹方向相反杆体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轴、密封轴承、搅拌杆和搅拌电机,所述搅拌轴一端与安装在循环水池上的密封轴承转动连接,所述搅拌轴的另一端与安装在循环水池外的搅拌电机转轴直连,所述搅拌轴上安装有搅拌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循环水池的侧边开设有散热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喷淋管上均与设置有喷淋头,所述喷淋管通过安装在喷淋罩内壁上的管夹固定在喷淋罩内壁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双向丝杆调节机构,竖向丝杆调节机构可对对称设置的导向辊进行间距调节,通过调节导向辊的间距可适应不同直径的聚乙烯管道的输送,从而方便对不同直径聚乙烯管道进行冷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链桥(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链桥(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39720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