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EGR阀的阀杆和阀瓣的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2382020.2 | 申请日: | 2022-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79261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9 |
发明(设计)人: | 朱立军;杨晓明;陈莉;于春雷;赵君;姜晓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美联桥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26/66 | 分类号: | F02M26/66;F02M26/74;F02M26/53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林贸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1 | 代理人: | 袁建水 |
地址: | 100025 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乡八里庄***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egr 连接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EGR阀的阀杆和阀瓣的连接结构,包括:阀体、阀盖;阀体中心部位设置带有废气流道的钢套,钢套的中心设有与废气流道垂直的阀杆,阀杆中部沿阀杆轴向设有一长方形孔,所述长方形孔中插入椭圆形阀瓣,在阀杆与阀瓣插接的位置设有至少两个能够穿过阀杆和阀瓣的螺钉,螺钉尾端在露出阀杆的部分以180度相对位置设置防松焊点。本实用新型采用内嵌钢套结构,保证阀体内腔流道无铝合金或铸铁材质裸露,内部流道与废气接触部位全部为耐腐蚀材质,规避阀体锈蚀引起卡滞问题;阀瓣与阀杆采用螺钉联结固定,为避免螺钉在运行过程中脱落,螺钉紧固后在螺纹处点焊做防松处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EGR阀的阀杆和阀瓣的连接结构,是一种汽油发动机的环保设施的机械结构,是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废气再循环EGR阀的结构。
背景技术
废气再循环系统的作用就是将发动机产生的废气的一部分再送回气缸,由于再循环废气具有惰性,不参加化学反应,使进入缸内的混合气被稀释,氧气浓度降低,从而也使可燃混合气的发热量降低,另外由于废气中CO2及水蒸汽的热容量较大,增大了混合气的比热容,降低了缸内的高峰温度。这两者都使发动机机燃烧过程的着火延迟期增加,燃烧速率变慢,缸内最高燃烧温度下降,从而破坏了NOx生成所需高温富氧的条件,使发动机的NOx排放降低。
EGR阀是安装在EGR系统中用来控制流量的一种机电一体化装置。由于发动机工作在不同工况下,需要有不同的EGR率,也就是废气量不同,所以需要控制EGR的流量,这项工作是由EGR阀来完成的,EGR阀在系统故障时具有自复位功能。因EGR运转不畅或卡滞,会造成发动机运转不良,极端情况下车辆会在低速行驶中熄火,发生交通事故。
目前的汽油机EGR蝶阀流道部分的材质为铝合金或铸铁,因废气本身具有酸碱性对流道材料产生腐蚀,以及EGR废气在低温条件下冷凝成腐蚀性液体,易腐蚀阀体并产生结晶体堆在阀口位置,或者结晶体钻入阀杆上下导向位置,以及废气结焦积碳问题引起EGR阀运转不畅。市场上的EGR阀阀杆支撑结构一端为滚动轴承,一端为滑动轴承结构,因滑动轴承与阀杆间隙较大且滑动轴承靠近阀口位置没有密封装置,阀体腐蚀结晶体,废气结焦积碳及其它杂质进入滑动轴承的间隙处,引起EGR阀运转不畅。阀瓣与阀杆的连接一般采用螺钉紧固结构,在运转过程中会出现螺钉松动,阀瓣脱落现象,导致EGR阀发生卡滞现象。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EGR阀的阀杆和阀瓣的连接结构。所述的连接结构采用阀体内镶嵌钢套,以及双含油轴承结构,阀杆与阀瓣采用嵌入和螺钉点焊固定的方式实现防松,解决了阀体腐蚀和阀杆旋转润滑以及阀杆和阀瓣松弛而卡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EGR阀的阀杆和阀瓣的连接结构,包括:阀体,所述的阀体顶部设有阀盖,侧面设有电机,阀体和阀盖之间设有密封条;所述的阀盖上设有角度传感器和相应的控制阀瓣开闭角度的电子元件;所述的阀体中心部位设置带有废气流道的钢套,所述钢套的两端为废气的进、出口,所述钢套的中心设有与废气流道垂直的阀杆,所述的阀杆顶端与扇形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的扇形齿轮与双联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的双联齿轮与安装在电机轴上的电机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的扇形齿轮上固定有检测扇形齿轮旋转角度的磁铁和复位用的扭簧,所述的阀杆中部沿阀杆轴向设有一长方形孔,所述长方形孔中插入椭圆形阀瓣,在阀杆与阀瓣插接的位置设有至少两个能够穿过阀杆和阀瓣的螺钉,所述的螺钉尾端在露出阀杆的部分以180度相对位置设置防松焊点。
进一步的,所述的阀体是铸铁或铸铝,钢套为耐高温、耐腐蚀钢材。
进一步的,所述的阀体上设有密封和支撑所述阀杆的上、下含油滚动轴承。
进一步的,所述的上、下含油滚动轴承外径与阀体过盈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阀杆顶端与扇形齿轮连接处设有滚花。
进一步的,所述的电机和阀体之间设有波型弹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美联桥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美联桥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3820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