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向下拦污式渡槽有效
申请号: | 202222372968.X | 申请日: | 2022-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81163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3 |
发明(设计)人: | 刘昱;余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省水利水电规划勘测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E02B15/04 | 分类号: | E02B15/04;E02B15/1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黄行军 |
地址: | 43007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向下 拦污式 渡槽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向下拦污式渡槽,包含拦污渡槽和替换式拦污装置;拦污渡槽为上端开放的槽型结构,底部设有拦污口;替换式拦污装置包含集污筒、拦污笼、底部挡板和启闭驱动装置;集污筒为两端开放的筒状结构;集污筒与拦污口可拆卸连接,下端开口处设有用于在启闭驱动装置的驱动作用下,封闭或开放集污筒的下端开口的底部挡板;拦污笼为筒状笼,且半径小于集污筒的半径;拦污笼的筒身均匀设有网格;拦污笼插接在底部挡板上。本实用新型提高拦污清理的效率,杜绝安全事故;保证后期维护保养的效率,降低后期保养人工、成本;实现水流通道的顺畅,提升输水效率;省去中断输水、大面积维修,节省后期运维的大量支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土建工程领域,具体地涉及向下拦污式渡槽。
背景技术
水利工程输水线路中经常会有水藻等漂浮物,严重影响输水水质和生态环境,因此通常需要在线路的渡槽输水工程构筑物出口处设置拦污装置,传统的拦污装置结构简单,下水时会因水流冲击发生倾斜,而且向上提出水面时,上面附着的藻类等漂浮物无法克服重力作用,容易向下再掉落输水中,影响拦污工作,降低拦污效率;
现有技术的拦污栅绝大部分均为向上式;这种拦污栅在一定程度上在阻挡杂草杂物进入下游问题;
现有技术的缺陷如下:
1.由于现有技术的拦污栅构造繁杂,安装、拆卸以及清理过程过于繁琐,且安装过程,对精度要求较高,从而使安装与拆卸过程人工参与程度较高,效率低下且安全系数不高;
2.由于被阻拦的杂物聚集在拦污栅表面,从而日积月累导致拦污装置表面堵塞或拦污效果下降;
3.由于现有技术的拦污栅检修以及维护时,需在事先安装好的闸槽滑轨上,采用垂直起吊方式,将拦污格栅起吊至操作区,进行相关操作。维护保养时,需从闸槽内垂直起吊拦污格栅,或下至输水线路的渡槽构筑物内进行清洁作业,且下至或下至输水线路渡槽构筑物内进行作业时,需切断上游来水,从而会导致输水暂时中断,影响整体工程运行;
4.由于现有技术的拦污栅安装过程中人为参与度较高,从而易导致格栅安装不当,缝隙不满足格栅安装要求等一些列问题,且在长期起吊、安装、使用后应,金属材料易腐蚀变形,进一步造成闸槽无法满足格栅起吊要求,因而导致整套格栅装置年久失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向下拦污式渡槽,其目的在于提高拦污清理的效率,杜绝安全事故;保证后期维护保养的效率,降低后期保养人工、成本;实现水流通道的顺畅,提升输水效率;省去中断输水、大面积维修,节省后期运维的大量支出。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向下拦污式渡槽,包含拦污渡槽和替换式拦污装置;其中:
所述拦污渡槽为上端开放的槽型结构,底部设有一个用于安装所述替换式拦污装置的拦污口;
所述替换式拦污装置包含集污筒、拦污笼、底部挡板和启闭驱动装置;其中:
所述集污筒为两端开放的筒状结构;所述集污筒与所述拦污口可拆卸连接,下端开口处设有用于在所述启闭驱动装置的驱动作用下,封闭或开放所述集污筒的下端开口的所述底部挡板;
所述拦污笼为筒状笼,且半径小于所述集污筒的半径;所述拦污笼的筒身均匀设有网格;所述拦污笼插接在所述底部挡板上。
优选地,所述集污筒的上端开口与所述拦污口在水平方向上呈130°~140°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集污筒的下端开口处固定连接有用于活动插接所述底部挡板的过渡板;所述过渡板上开设有与所述集污筒的下端开口处形状和位置都相同的排污口;所述底部挡板通过封闭或开放所述排污口以实现封闭或开放所述集污筒的下端开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省水利水电规划勘测设计院,未经湖北省水利水电规划勘测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37296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零部件检测平台
- 下一篇:一种智能消毒考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