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食用菌出菇设施内部的雾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2371062.6 | 申请日: | 2022-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81844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3 |
发明(设计)人: | 曾宝成;张兴艳;王尕妹;曾信池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祝臣祥菌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8/69 | 分类号: | A01G18/69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代理有限公司 62100 | 代理人: | 马剑 |
地址: | 733208 甘肃省武***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食用菌 设施 内部 雾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食用菌出菇设施内部的雾化装置,该装置包括:补水架,设置在菌棒架上;供水组件,其出水端与补水架的进水端连接;顶部湿度感应水雾喷淋组件,设置在补水架顶部,用于检测菌棒架顶部湿度情况,并能够对菌棒及时喷雾补水;侧部湿度感应水雾喷淋组件,设置在补水架侧壁上,用于检测菌棒架外侧四周湿度情况,并能够对菌棒及时喷雾补水。本实用新型针对目前的菌类培养室雾化补水设备,仅仅是对室内整体湿度进行调控,而无法准确对菌棒周围湿度进行调控,影响了菌类生长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菌类培养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食用菌出菇设施内部的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食用菌是指能形成显著的肉质或胶质的子实体和菌核类组织并能够供人们食用或药用的一类大型真菌,大型食用菌一般形体较大,肉眼可见,多为肉质、膜质或胶质,如香菇、黑木耳、双孢菇、姬松茸等,食用菌仅在条件适宜时形成子实体,成为人们喜食的佳品。
为了满足食用菌的生长条件,人工种植时通常采用培养室对食用菌进行培养,为了创造更适宜于菌类生长的湿度环境,往往需要增设雾化补水设备,以提高培养室的湿度,然而,目前的菌类培养室雾化补水设备,仅仅是对室内整体湿度进行调控,无法准确对菌棒周围湿度进行调控,影响了菌类生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食用菌出菇设施内部的雾化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食用菌出菇设施内部的雾化装置,包括:
补水架,设置在菌棒架上;
供水组件,其出水端与补水架的进水端连接;
顶部湿度感应水雾喷淋组件,设置在补水架顶部,用于检测菌棒架顶部湿度情况,并能够对菌棒及时喷雾补水;
侧部湿度感应水雾喷淋组件,设置在补水架侧壁上,用于检测菌棒架外侧四周湿度情况,并能够对菌棒及时喷雾补水。
所述补水架由若干个竖直设置的n形管组成,每个n形管之间通过总管连接,总管上设置有进水口,进水口与供水组件的出水端连接。
所述顶部湿度感应水雾喷淋组件包括:
顶部雾化喷头,配合安装在n形管顶部;
顶部湿度传感器,设置在n形管顶部,并与供水组件通过供水启停控制电路连接,用于在检测到n形管顶部湿度不足时,驱动供水组件启动向n形管供水。
所述侧部湿度感应水雾喷淋组件包括:
前侧雾化喷头和后侧雾化喷头,分别配合安装在n形管的两侧侧壁上;
前侧湿度传感器和后侧湿度传感器,分别设置在n形管的两侧侧壁上,并与供水组件通过供水启停控制电路连接,用于在检测到n形管前后两侧湿度不足时,驱动供水组件启动向n形管供水。
所述供水组件包括:
水箱;
泵,其进水管设置于水箱内,出水管与补水架的进水端连接。
所述供水启停控制电路包括:
顶部湿度传感器继电器线圈,其上并联第一继电器常开触点;
前侧湿度传感器继电器线圈,其上并联第二继电器常开触点;
后侧湿度传感器继电器线圈,其上并联第三继电器常开触点;
其中,顶部湿度传感器继电器线圈、前侧湿度传感器继电器线圈和后侧湿度传感器继电器线圈并联之后与泵和电源串联,形成闭合回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祝臣祥菌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祝臣祥菌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3710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