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VOCs废气处理装置及VOCs废气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22347199.8 | 申请日: | 2022-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79888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9 |
发明(设计)人: | 张瑞博;郭世伟;王季伟;王宗禹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聚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4 | 分类号: | B01D53/04;B01D46/10;B01D46/02;B01D5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中国(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vocs 废气 处理 装置 系统 | ||
本申请涉及VOCs废气处理装置及VOCs废气处理系统,涉及焦化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包括活性炭箱、多个活性炭放置盒、导流机构、支撑组件、前置过滤机构和废气排放机构,多个活性炭放置盒通过导流机构设置在活性炭箱内部,活性炭放置盒通过支撑组件活动连接在活性炭箱上,前置过滤机构的出气端与活性炭箱的进气端连通,活性炭箱的出气端与废气排放机构的进气端连通,并且前置过滤机构、活性炭箱和废气排放机构之间相互连通。本申请可以使废气经过活性炭过滤箱时,过滤箱内的活性炭吸附饱和的程度基本相同,从而减少了活性炭箱中被更换的活性炭中未吸附饱和的活性炭的含量,进而减少了活性炭使用过程中出现浪费的概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焦化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VOCs废气处理装置及VOCs废气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污染问题目前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高度关注,各国都出台了相关法律来限制VOCs废气的排放量,但无法完全杜绝其排放。VOCs废气的常用净化处理方法有催化燃烧法、冷凝法、生化法、膜分离法、吸附法等多种,其中吸附法是最为经典和常用的气体净化技术,也是目前工业中VOCS废气处理的主流技术之一。现有技术中常采用活性炭吸附有机污染物,活性炭因其具有大比表面积和微孔结构而广泛应用于吸附回收有机气体。活性炭吸附原理为:活性炭固体表面上存在着未平衡和未饱和的分子引力或化学健力,当活性炭固体表面与气体接触时吸引气体分子,使其凝聚并保持在固体表面,有机污染物被吸附从而实现净化废气的作用。
目前,公开日为2019年12月03日,公开号为CN110523211A的中国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VOCS治理工艺的活性炭箱及其工作方法,包括活性炭箱壳体(1)、废气入口阀(2)、第一活性炭板(41)、第二活性炭板(42)、底座(5)、第一炭板固定座(61)、第二炭板固定座(62)、废气出口阀(7);所述底座(5)固定于活性炭箱壳体(1)底部,第一炭板固定座(61)和第二炭板固定座(62)均固定于底座(5);第一活性炭板(41)通过第一炭板固定座(61)垂直固定于底座(5)左侧,第二活性炭板(42)通过第二炭板固定座(62)垂直固定于底座(5)右侧;活性炭箱壳体(1)左侧设置废气入口阀(2), 活性炭箱壳体(1)右侧设有废气出口阀(7)。VOCS废气从入口阀进入到活性炭箱内,VOCS废气中的有机气体污染物被第一活性炭板(41)和第二活性炭板(42)吸附,被净化后的废气从出口阀(7)中排入到大气中。
针对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人认为,因为VOCS废气从废气入口阀(2)中进入活性炭箱后,是先经过第一碳板,然后再经过第二碳板,这样设置,使得第一碳板上的活性炭达到吸附饱和时,此时第二碳板上的活性炭还没有达到吸附饱和状态,但是为了保证活性炭箱整体的废气处理流量,一般都需要对活性炭箱中的所有活性炭同时进行脱附处理,这样就会使得没有吸附饱和的活性炭也会被脱附处理,进而造成了活性炭使用过程中的浪费以及活性炭脱附处理过程中能源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减少VOCs废气处理过程中,活性炭未吸附完全而被脱附处理或更换造成的浪费现象出现的概率,进而提高活性炭在VOCs废气处理过程中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提供了VOCs废气处理装置及VOCs废气处理系统。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VOCs废气处理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VOCs废气处理装置包括活性炭箱、多个活性炭放置盒和导流机构,所述活性炭箱一侧设置有第一进气管,且相对一侧设置有第一出气管,所述多个活性炭放置盒平行设置在活性炭箱内部,且两两之间形成空隙,所述活性炭放置盒与活性炭箱内废气流通方向平行,所述导流机构包括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设置在靠近第一进气管一端,所述第二挡板设置在靠近第一出气管一端,且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成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挡板、所述活性炭放置盒和所述第二挡板之间形成有流通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聚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聚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34719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