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塑料成型模具的冷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2346457.0 | 申请日: | 2022-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88033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李宏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佰塑通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3/04 | 分类号: | B29C33/04;G08B21/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77 安徽省合肥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塑料 成型 模具 冷却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塑料成型模具的冷却装置,包括机台,所述机台的顶端固定有下模具,下模具的一侧壁出水口处固定有U形管,下模具的上方设有上模具,上模具的一侧壁出水口处固定有出水弯管一,出水弯管一的底端连接有伸缩软管一,上模具的后侧壁进水口处固定有进水弯管一,此用于塑料成型模具的冷却装置,区别于现有技术,利用间歇进水机构,通过启动电机,继而使转盘带动传动柱转动,且配合带传动通道的传动杆以及对应的多个部件的作用,使得冷却水箱内经制冷器、冷却盘管制冷后的冷却水可分别间歇性地进入至下模具和上模具内,增加了冷却水停留在下模具和上模具内的时间,大大提高模具的冷却效率,使用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成型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塑料成型模具的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塑料成型模具是塑料加工工业中和塑料成型机配套,赋予塑料制品以完整构型和精确尺寸的工具。由于塑料品种和加工方法繁多,塑料成型机和塑料制品的结构又繁简不一,所以,塑料模具的种类和结构也是多种多样的。
目前,现有的用于塑料成型模具的冷却装置,一般会利用水泵将冷却水箱内的冷却水抽至上模具和下模具的内部进行实现冷却,但是这样的方式,导致冷却水在上模具和下模具的内部停留时间短,影响模具的冷却效率,其次,在冷却水箱内的冷却水缺少时,不方便对外部的工作人员进行警示,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塑料成型模具的冷却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塑料成型模具的冷却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塑料成型模具的冷却装置,包括机台,所述机台的顶端固定有下模具,下模具的一侧壁出水口处固定有U形管,下模具的上方设有上模具,上模具的一侧壁出水口处固定有出水弯管一,出水弯管一的底端连接有伸缩软管一,上模具的后侧壁进水口处固定有进水弯管一,进水弯管一的底端连接有伸缩软管二,机台的底端固定有冷却水箱,冷却水箱一侧壁上固定有制冷器,制冷器的上方设有固定在冷却水箱一侧壁进水口处的进水弯管二,进水弯管二的顶端与伸缩软管一的底端相连,冷却水箱内固定有冷却盘管,冷却盘管的一端进口延伸至冷却水箱的外侧,并与制冷器的出口相连,冷却盘管的另一端出口延伸至冷却水箱的外侧,并与制冷器的进口相连,冷却水箱的顶端注水口处固定有注水管,注水管的顶端延伸至机台的顶部,并螺旋连接有密封盖,注水管的一侧设有固定在机台顶端的报警灯,冷却水箱的一侧设有安装在机台底端的间歇进水机构,冷却水箱的一侧内壁上安装有报警机构;
所述报警机构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冷却水箱一侧内壁上的转动杆,转动杆的另一端固接有浮球,转动杆的一侧设有通过固定块固定在冷却水箱一侧内壁上的按压开关,按压开关与报警灯之间电性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下模具的内部设有便于冷却水进行流动的空腔一,上模具的内部设有便于冷却水进行流动的空腔二,出水弯管一、进水弯管一均与空腔二的内部相连通,U形管与空腔一的内部相连通,U形管的另一端延伸至冷却水箱内。
作为优选,所述间歇进水机构包括固接在机台底端的固定筒一和固定筒二,固定筒一与固定筒二的内部均滑动密封有活塞板,活塞板的一端均固定有活塞杆,两个所述活塞杆的另一端均活动贯穿至固定筒一或固定筒二的外侧,并固接有同一个传动杆。
作为优选,所述传动杆的上方设有固定在机台底端的电机,电机的输出轴固接有转盘,转盘的底部边缘处固定有传动柱,传动杆上贯穿开设有与传动柱相配合的传动通道,传动通道的长度比转盘的直径大。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筒二的一端出水口处固定有带单向排水阀的出水弯管二,出水弯管二的另一端延伸至下模具的空腔一内,固定筒一的一端出水口处固定有带单向排水阀的出水弯管三,出水弯管三的另一端与伸缩软管二的底端相连。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筒二的底部进水口处固定有单向进水阀的进水弯管三,进水弯管三的另一端延伸至冷却水箱内,固定筒的一侧壁进水口处固定有带单向进水阀的进水弯管四,进水弯管四的另一端延伸至冷却水箱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佰塑通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佰塑通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3464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可视化激光焊接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孕期检查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