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吸附塔内漏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2343201.4 | 申请日: | 2022-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79011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发明(设计)人: | 刘葵;姜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岳阳长岭凯美特气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04 | 分类号: | G01M3/04;B01D5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刘静莉 |
地址: | 414012 ***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附 漏检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吸附塔内漏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管,所述检测管的一端可与吸附塔的导淋管连通,所述检测管的另一端可与另一吸附塔的导淋管连通,所述导淋管上设有第一阀门,所述检测管的一端设有第二阀门,所述检测管上设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用于观察吸附剂的泄漏情况,所述检测管内部设有过滤网。该吸附塔内漏检测装置,可将检测管连通在两吸附塔的导淋管上,吸附塔在工作中内部压力经常有升压降压,压力较高的吸附塔中的气体会经过检测管进入压力较低的吸附塔中,如果吸附塔发生内漏,吸附塔中的吸附剂会进入检测管,通过检测管上的观察窗可以观察到吸附剂的泄漏情况,从而可快速判断出哪个吸附塔发生了泄漏。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吸附塔内漏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吸附塔是化工生产过程中常见的设备,生产过程中一般需要设置多个吸附塔同时工作,用于去处气体中有害的杂质。吸附塔内装有吸附剂,常用的吸附剂是直径在1-5毫米的微小颗粒状,吸附塔底部设有滤网,吸附剂装在滤网上部。吸附塔在使用过程中经常需要对其内部气体进行升压或降压,可能会导致吸附塔底部的滤网破损,造成吸附剂内漏。吸附塔内部处理的气体通常是有毒有害的,不能直接接触人体或排入大气中。现有技术中,吸附塔发生滤网内漏时,需要对整个生产系统进行停车,然后对吸附塔内部气体进行置换,使吸附塔内部气体无毒无害后,再逐个打开吸附塔顶盖观察测量,最后判断出哪个吸附塔发生内漏,检测吸附塔内漏的操作复杂,耗时耗力,甚至会影响整个生产系统的工作。
因此,如何实现快速便捷地检测出内漏的吸附塔是本领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吸附塔内漏检测装置,能够快速检测出发生内漏的吸附塔,操作方便快捷,不需要对整个生产系统进行停车。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吸附塔内漏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管,所述检测管的一端可与吸附塔的导淋管连通,所述检测管的另一端可与另一吸附塔的导淋管连通,所述导淋管上设有第一阀门,所述检测管的一端设有第二阀门,所述检测管上设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用于观察吸附剂的泄漏情况,所述检测管内部设有过滤网。
进一步的,所述观察窗设于所述检测管的中部,所述过滤网位于所述观察窗处。
进一步的,所述观察窗包括第一观察窗和第二观察窗,所述第一观察窗设于所述检测管一端,所述第二观察窗设于所述检测管的另一端,所述过滤网位于所述第一观察窗与所述第二观察窗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观察窗包括第一观察窗和第二观察窗,所述第一观察窗设于所述检测管一端,所述第二观察窗设于所述检测管的另一端,所述第一观察窗和第二观察窗处均设有所述过滤网。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阀门可使所述检测管与外部断开或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管的两端均设有所述第二阀门。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网两侧的所述观察窗上均设有第三阀门,所述第三阀门可使所述检测管与外部断开或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观察窗和所述第二观察窗上均设有第三阀门,所述第三阀门可使所述检测管与外部断开或连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吸附塔内漏检测装置,只需将检测管连通在两吸附塔的导淋管上,吸附塔在工作中内部压力经常需要升压降压,压力较高的吸附塔中的气体会经过检测管进入压力较低的吸附塔中,如果吸附塔发生内漏,吸附塔中的吸附剂会进入检测管,通过检测管上的观察窗可以观察到吸附剂的泄漏情况,从而可快速判断出哪个吸附塔发生了泄漏,检测过程操作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岳阳长岭凯美特气体有限公司,未经岳阳长岭凯美特气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3432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组份环氧树脂预混料配制反应釜
- 下一篇:吊臂夹紧机构及车辆装配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