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力转移导线有效
| 申请号: | 202222338052.2 | 申请日: | 2022-09-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90664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 发明(设计)人: | 刘臻;刘胜春;陈兵;李奥森;张暕;刘龙;司佳钧;张昭;齐翼;刘鹏;李冬青;顾建;张雪松;牛海军;刘绪良;孙娜;朱姣;林冬阳;范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5/10 | 分类号: | H01B5/10;H01B9/00;H01B1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力 转移 导线 | ||
一种应力转移导线,其包括:具有预拉应力的绞制钢芯、以及绞制于所述绞制钢芯外表面上具有转移压应力的铝导线层;所述绞制钢芯和铝导线层的绞制方向遵循相邻相反的原则且两端相互固定。所述铝导线层包括型线结构层、以及绞制于所述型线结构层上的圆线层。本实用新型采用应力转移技术,在导线生产过程中将本应由导体部分承担的应力部分或者全部转移至绞制钢芯上,从而达到减小铝导线层应力以提升导线平均运行张力的目的。同时该导线由于应力转移改变了导线综合线膨胀系数、弹性模量具有良好的温度弧垂特性,因此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运行张力大、高温特性优良的增容导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缆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力转移导线。
背景技术
电力传输是电力系统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而大跨越导线的选型和平均运行张力取值直接影响跨越塔的高度,决定了整个工程的投资。大跨越导线一般都采用钢比相对较大的导线,以获得较大的拉重比,减小弧垂、降低塔高。由于档距大,导线悬挂点高,所处地形开阔,大跨越导线的微风振动强度比普通线路剧烈,必须设计专门的防振装置来降低导线的微风振动强度,且将导线的平均运行张力控制在一定水平。一般都通过室内模拟试验来优选出满足技术要求的防振装置,并在线路投运后再进行现场测振,检验防振装置的效果,确保大跨越的长期安全稳定运行。
在目前的大跨越导线结构及工艺条件下,受制于导体材料的疲劳应力极限,大跨越导线的平均运行张力取值较小(大跨越导线一般小于21.5%导线计算拉断力,普通导线可取25.2%导线计算拉断力),导致跨越塔高度较高,铁塔及基础大,大跨越工程初投资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高大跨越导线的平均运行张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应力转移导线,其包括:具有预拉应力的绞制钢芯、以及绞制于所述绞制钢芯外表面上具有转移压应力的铝导线层;所述绞制钢芯和铝导线层的绞制方向遵循相邻相反的原则且两端相互固定。
优选的,所述铝导线层包括绞制于所述绞制钢芯外表面的型线结构层以及绞制于所述型线结构层上的圆线层。
优选的,所述绞制钢芯包括多层绞制的圆截面钢线。
优选的,所述型线结构层包括多股紧密排列的梯形截面铝线。
优选的,所述圆线层包括多股紧密排列的圆形截面铝线。
优选的,所述绞制钢芯的节径比范围为14-26。
优选的,所述型线结构层或圆线层的每一层导线的节径比不大于其紧邻内层的节径比。
优选的,所述圆线层的绞制方向为右旋。
优选的,所述型线结构层或圆线层的材料采用高强耐热铝合金。
优选的,所述铝导线层采用55.0%IACS的高强耐热铝合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力转移导线,其包括:具有预拉应力的绞制钢芯、以及绞制于所述绞制钢芯外表面上具有转移压应力的铝导线层;所述绞制钢芯和铝导线层的绞制方向遵循相邻相反的原则且两端相互固定。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生产过程中施加预拉应力形成具有预拉应力的绞制钢芯,将本应由铝导线层承担的应力部分或者全部转移至所述绞制钢芯上,从而达到减小铝导线层应力提升导线平均运行张力的目的;由于应力转移改变了导线综合线膨胀系数和弹性模量,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良好的温度弧垂特性,提高了导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应力转移导线截面示意图;
其中:1-绞制钢芯、2-铝导线层、21-型线结构层、22-圆线层。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未经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33805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玻璃制品加工夹持变向机构
- 下一篇:一种金属玻璃封接用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