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贮气缸外置的单缸减振器有效
申请号: | 202222334224.9 | 申请日: | 2022-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82359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6 |
发明(设计)人: | 林宝德;郑念华;叶祥忠;冯美菊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正裕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9/06 | 分类号: | F16F9/06;F16F9/32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联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89 | 代理人: | 何宇梁 |
地址: | 317600 浙江省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缸 外置 减振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贮气缸外置的单缸减振器,涉及单缸减振器技术领域,包括用于容纳油液和气体的工作缸,工作缸内设有分隔开油液和气体的浮动活塞以及滑动连接的活塞总成,油液和气体所在的腔分别为贮油腔和气体工作腔,工作缸外设有与气体工作腔相连通的贮气缸,贮气缸为扁平结构且贮气缸平行于工作缸的外表设置,贮气缸的边缘设有密封结构。本实用新型在不增加生产难度和成本的同时,利用压缩气体实现较大的反驳力,并且减少机身长度,更容易安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单缸减振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贮气缸外置的单缸减振器。
背景技术
为了使车架与车身的振动迅速衰减,改善汽车行驶的平顺性和舒适性,汽车悬架系统上一般都装有减振器,汽车上广泛采用的是双向作用筒式减振器。减振器是汽车使用过程中的易损配件,减振器工作好坏,将直接影响汽车行驶的平稳性和其它机件的寿命,因此应使减振器经常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常规单缸减振器,因所有的做功部件都集中在同一工作腔内,导致机身较长、装车尺寸和工作尺寸会有一定的冲突,且因工作腔内空间体积受限、气积容积小,难以利用压缩气体实现较大的反驳力、达到更高气体阻尼的效果。目前已有的单缸减振器实现加大反驳力、增高气体阻尼的方式,是在现成的减振器本体外额外增加一个腔式附件,以达到内腔增容的目的,但是额外增加腔式附件会大幅度增加生产难度和成本,且在装车和使用时有一定的安装干涉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的单缸减振器机身较长,不易安装,且难以利用压缩气体实现较大的反驳力,而额外增加一个腔式附件会增加生产难度和成本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贮气缸外置的单缸减振器,它在不增加生产难度和成本的同时,利用压缩气体实现较大的反驳力,并且减少机身长度,更容易安装。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贮气缸外置的单缸减振器,包括用于容纳油液和气体的工作缸,所述工作缸内设有分隔开油液和气体的浮动活塞以及滑动连接的活塞总成,油液和气体所在的腔分别为贮油腔和气体工作腔,所述工作缸外设有与所述气体工作腔相连通的贮气缸,所述贮气缸为扁平结构且所述贮气缸平行于所述工作缸的外表设置,所述贮气缸的边缘设有密封结构。
作为可选,所述密封结构包括相配合的密封圈和凹槽,所述密封圈的截面宽度大于所述凹槽的深度。
作为可选,所述密封圈旁设有垫片,所述垫片位于所述凹槽内。
作为可选,所述工作缸的外侧设有与所述贮气缸配合的限位圈。
作为可选,所述贮气缸和所述工作缸为过盈压装配合。
作为可选,所述贮气缸外设有外筒,所述外筒与所述工作缸连接。
作为可选,所述外筒与所述工作缸之间通过密封连接块连接,所述密封连接块的面向所述外筒与所述工作缸的两侧均设有密封圈。
作为可选,所述贮气缸的外部边缘设有倒角结构。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常规单缸减振器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外套式的用于增容的贮气缸,在相同尺寸的前提下,实现气体阻尼增高,达到更大的反驳力,大幅度优化了使用性能和扩展了单缸减振器的应用范围;更进一步地,贮气缸与工作缸之间设有密封圈,提高了气体的密封性,以获得更大的反驳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贮气缸外置的单缸减振器的截面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贮气缸外置的单缸减振器的截面示意图之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正裕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正裕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33422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