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下挂人非系统的自锚式悬索桥主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2331760.3 | 申请日: | 2022-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85620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3 |
发明(设计)人: | 严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00 | 分类号: | E01D19/00;E01D1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容慧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7 | 代理人: | 于晓菁 |
地址: | 20009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下挂人非 系统 悬索桥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下挂人非系统的自锚式悬索桥主梁结构,包括主梁和位于主梁下方的人非系统;人非系统包括钢桥面板、两侧设置的纵梁及纵向间隔设置的横梁;主梁横梁通过包括刚性竖杆和柔性吊杆的连接结构与人非系统的纵梁顶板连接;主梁上设车行道及检修道。本实用新型设构造节段缝、弱化节段端部竖杆的连接刚度、优化人非系统杆件结构。本实用新型人非系统与车行道分层布置,行人具有更好的过桥体验,并减小桥面总布置宽度;人非系统提升桥梁的景观效果;结构施工简单快捷;人非系统下挂能减少人非系统落地长度,减少项目用地并节省工程造价;下挂人非系统刚性竖杆直接悬吊于上层主梁横梁,可减少下挂人非系统受上层主梁第二体系荷载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路及市政桥梁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下挂人非系统的自锚式悬索桥主梁结构。
背景技术:
国内双层桥梁早期主要用于铁路或公铁两用桥梁同线过江的情况。近年来,国内一些市内跨江桥梁开始采用主梁下挂人非系统的形式来同时满足行人和行车的双重需求。采用下挂的人非系统不仅能够满足交通及景观需求,更能够节省工程造价,这种桥梁布置形式可以为市内的跨江大桥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对这类桥梁而言,人非系统除了需要满足结构受力外,还应当对结构舒适度进行评估。
自锚式悬索桥景观效果较好,在中等跨径桥梁中应用较为普遍,因此,研究设计一种受力合理、造型美观、且具有经济性能优势的下挂人非系统的双层自锚式悬索桥主梁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受力合理、造型美观、且具有经济性能优势的下挂人非系统的自锚式悬索桥主梁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下挂人非系统的自锚式悬索桥主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梁和位于主梁下方的人非系统;所述人非系统包括钢桥面板、两侧设置的纵梁及纵向间隔设置的横梁;所述主梁底部的主梁横梁通过连接结构与所述人非系统的纵梁顶板连接;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刚性竖杆和柔性吊杆,上述刚性竖杆和柔性吊杆将人非系统吊挂在主梁下部的主梁横梁上;所述主梁上设置车行道及检修道。
进一步地,所述主梁横梁之间设有小纵梁来抵抗面外受力,小纵梁横桥向与刚性竖杆和柔性吊杆的位置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刚性竖杆分别与主梁横梁及人非系统的纵梁顶板通过节点板螺栓连接。
进一步地,人非系统节段端部设有柔性吊杆,弱化节段端部刚性竖杆的连接刚度,形成铰接,以此减小温度变形的影响。柔性吊杆优选拉索,柔性吊杆分别与主梁及人非系统的纵梁顶板通过叉耳插销连接,可顺桥向自由转动。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是,所述刚性竖杆间距或柔性吊杆间距为主梁横梁间距的两倍。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是,为避免形成桁架结构参与总体受力,人非系统顺桥向每间隔一定数量刚性竖杆,优选3-5根刚性竖杆,设置节段缝,节段端部设置伸缩缝。
进一步地,所述主梁采用双边箱结构的正交异性钢混组合桥面板,人非系统桥面采用正交异性钢桥面板。所述小纵梁为工字型钢结构截面。所述刚性竖杆为工字型钢结构截面。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的人非系统与车行道分层布置,行人具有更好的过桥体验,并减小桥面总布置宽度;2、本实用新型的人非系统能成为富有特色的景观空间,提升桥梁的景观效果;3、本实用新型的主梁及其下挂结构均可在拼装平台上节段拼装后进行顶推施工,且其施工简单快捷;4、本实用新型采用下挂的人非系统结构,能够减少人非系统落地长度,减少项目用地,节省工程造价;5、本实用新型的下挂人非系统竖杆直接悬吊于上层主梁横梁,减少了下挂人非系统受上层主梁第二体系荷载的影响;5、本实用新型设置构造节段缝、柔性吊杆结构弱化节段端部刚性竖杆的连接刚度以此减小温度变形的影响,确保了人非系统同时满足结构的受力及舒适度需求。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3317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